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7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至今已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随着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生存方式的改变,其利益思想观念、人生价值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明显变化.目前从整体上来看,农民工思想观念的变化尚属于部分质变,但其进步性与时代性已展示出农民工思想观念整体变化的客观必然性和积极走向.  相似文献   
72.
受传统文化和现今社会经济条件制约,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厘清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中各责任主体的职能,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的法律机制,逐渐将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是我国养老服务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3.
生态政治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被指责带有权威主义的倾向。这种指责来自于两条路径:一条是环境运动早期消极思想所致的权威主义表现;另一条是近些年来对绿色结果与民主程序之间关系的质疑。指责生态政治具有权威主义倾向的第一来源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且,这种权威主义表现和观念在生态政治中的影响极为有限。后一条质疑是问题的关键。借助于对民主权利的讨论,辨识出民主需要绿色结果;通过对自治原则的讨论,辨析出绿色结果需要民主,从而在生态政治与民主之间建立起一种可辨性的稳固联系,明确二者的相融性,将生态政治从权威主义阴影的笼罩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74.
我国低碳绿色港口目标系统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我国港口在向低碳绿色港口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系统,该系统包括:港区海水质量、港区空气质量、港区二氧化碳排放、港区噪声排放、港区生物多样性、港区工作安全、港区环境卫生,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5.
海上运输是高风险行业,运输过程中事故频发,导致船舶沉没,大量海上残骸存在。海上残骸清除是目前航运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若要及时有效地清除海上残骸,资金是关键。明确残骸清除责任人及其责任,引入沉船沉物强制打捞清除强制保险制度,设立海上残骸清除基金,是目前解决海上残骸清除费用难题较为合理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76.
“90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机制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高校培育"90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意义和途径等问题,对"90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机制加以诠释,即形成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为主阵地,以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为依托,以高校教师为主体,以"90后"大学生骨干为核心对象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77.
大众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从政治社会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需要、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大众性3个方面论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性。  相似文献   
78.
航运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是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DEA模型中的C2R模型对中国2007—2010年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12家航运公司进行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收益分析,评价这些公司的经营绩效,从而为航运上市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投资者理性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9.
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学界关于农民工课题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涉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从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入手,指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80.
针对曾觉之在《论翻译》一文中的传统译论,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当代翻译理论的观点进行剖析与诠释。探讨曾氏提出的翻译过程所涉及的语言内环境和语言外环境问题,并分别对两个层次的内容进行梳理与阐释,从中挖掘出一些颇有价值的、具有前瞻性的论点,同时发现一些应当引以为戒的缺陷和误区,提出翻译过程中将语言内环境和语言外环境结合有助于纠正传统译论中普遍存在的偏重语言文字层面,忽视语篇层面和语言外环境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