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43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84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800篇
社会学   1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本文打破新古典确定性条件下的企业退出理论,从实物期权理论角度解释不确定性条件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由于国有企业退出过程中面临着沉淀成本,以及未来不确定性,所以企业等待退出会有机会成本——期权价值,从而也会影响国有企业退出。此时,国有企业立即退出反而会大大低估国有资产流失程度。因此,我们提出加速亏损国有企业退出的原则,在于补偿沉淀成本和降低未来不确定性,尽量减少退出成本损失。  相似文献   
82.
本文在梳理古今中外对人性假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中西教育管理活动中所体现的人性假设,并对两者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进而认为,人性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不断更替的与时俱进的内容及具体表现。人性就是我们目前对自身需要及本质要求的认识的总和,不存在终极意义上的统一不变的人性,也不存在截然相反的人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中,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思维方式有所差异,强调重点各有侧重。应持“综合人性观”的观点开展教育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83.
中国古代的题画诗,既是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审美情趣,也是一种将诗书画合为一体的带有鲜明中国艺术特色的文学创作形式。《中国题画诗发展史》循沿中国古代题画诗发展的历史走向,系统而精要地叙述了中国题画诗艺术的生成与发展的脉络,总结其艺术创作成就,评价其历史审美价值;立足中国文化与艺术史的大视野,深入析解阐释题画诗的美学价值与审美存在,揭示由题画诗所反映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艺术精神的载体意义。  相似文献   
84.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同时也开中国现代小说之先河,《财主底儿女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剖析《财主底儿女们》中《红楼梦》的影子,并同中求异揭示路翎对其继承、发展,从而赋予文本新质。  相似文献   
85.
东北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可供开发和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还可以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文化认同的基础,减缓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和不确定性。最为重要的是,以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为代表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质,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了精神支撑。东北民俗文化的本质是区域民众理解他们在当代世界中位置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是区域民众理解宇宙和现在的凭藉与根基。重新认识和寻找东北地区的创新精神与包容精神,找回失去的区域文化认同,完成民俗文化的创新,以民俗文化的发明与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实现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也许是东北区域社会转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6.
论“X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味”的本义是指物质性的实体(实语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意义逐渐虚化,语法化进程加速。目前以“X味”形式产生新词(语法意义上的词)的能力增强。本文试从“X味”结构中“X”的构成类型,“X味”结构的语用功能两个方面对该结构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87.
有关鄂伦春族的研究主要涉及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和民间文学等学科和领域,本文对鄂伦春族的数学萌芽、数学文化进行初步的考察整理,内容包括几何图形、计算日期、计数方法以及数学在建筑、狩猎生活中的应用,揭示出这些数学文化建构与该民族生存关系:  相似文献   
88.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  相似文献   
89.
性别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课程必定承载了性别文化的内容.现行课程中的性别文化具有男性话语权、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偏见等缺陷,应重新构建课程中新型性别文化.具体实施途径为:积极倡导具有性别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在教科书、教学等课程实施环节落实新型性别文化的内容;强调以新型性别文化为基础的课程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90.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德育,其德育思想深刻而丰富,对于我们加强当代青年道德建设,为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做好青年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和理论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