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杜甫与严武关系密切,但于严武之死却无即时哭悼之作.对此,学界有三说:一是“失传”说,认为哭悼诗作失传;二是“为郎离蜀”说,认为杜甫在严武死前就离开了成都;三是“隔阂”说,认为杜甫对严武执政的某些做法不满.以上三说均存有疑点,应该从文学创作心理的角度去做解释,文学创作时应该具有相对平和的心态,感情太过强烈的时候,人的审美活动会受到影响,而难于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2.
作为一种传统的招生咨询形式,电话咨询如何在招生宣传的“微时代”发挥最大的效用?通过电话调查和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专业化的招生咨询电话营销可以提高报考率。招生电话咨询服务在准确高效的同时,更要突出个性化和品牌化,即在答疑服务所建立的信任关系上,有针对性地介绍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从而增强考生的信任感和关注度,通过后续的主动联系和个性推荐,加深学校在考生心目中的印象。  相似文献   
83.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业正日趋“平等化”,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有机会深入到高校中进行学习。近几年来,高校的贫困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其中贫困女大学生更是高校学生的一个需要保护的特殊的群体。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贫困女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本文就针对三本高等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展开分析,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84.
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够激励垄断行为受害者提起私人诉讼,也能够对垄断者形成强大威慑力。该制度在理论基础、功能、国外立法实践等方面具有证成的合理性。综合考察我国双倍赔偿制度立法先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草案三倍赔偿制度之规定及反垄断司法实践,惩罚性赔偿制度引进立法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基于垄断行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三倍损害赔偿制度应当在我国《反垄断法》中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85.
河南省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河南省民办高校仍持传统人事管理理念。民办高校应改变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项激励机制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6.
公示语广泛应用于公共设施、公共交通、旅游景点、机构名称、服务设施、街头路标等公共场所,被认为是城市或地区的“脸面名片”.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许多景区的公示语均为多语形式.正确恰当的公示语翻译不仅能帮助国际游客顺利完成旅游,同时也能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然而,我国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文章以河南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为例,运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发现的错误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而对我国的景区公示语翻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
基于模糊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改进逼近理想解法(RTOPSIS),提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评估决策方法.该方法以三角模糊语言评判等级为基础进一步考虑专家评价思维跨等级的情况,引入改进TOP-SIS的群决策思想,将距离与灰色关联度相结合构造相对贴近度,对已有批发市场及待投建批发市场进行评估.通过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方法,信息捕捉能力强,具有比较好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8.
加大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力度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大战略。但是,当前我国的投融资机制还不够健全,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融资难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当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各种融资困境,提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融资困境的破解之路。旨在优化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手段,增强其资金支撑力。  相似文献   
89.
变革型领导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系统整合,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加注重价值重塑、精神激励、目标牵引和互动融合,其前提是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核心是设置共同的发展愿景,关键是塑造融合的价值理念,基础是关心员工的内在需求。在具体的整合路径的选择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整合过程民主,强化心理契约作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90.
杜诗对宋诗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宋人在诗学观念上推崇杜诗,他们继承杜甫"诗史"精神,写出了关心国事民生的诗歌;宋代诗人在诗歌风格上学习杜诗,也注重学习杜诗的诗歌技巧;宋人模拟杜诗,使用杜诗典故,集杜为诗并集杜入乐;宋人在诗歌创作中经常模拟杜诗题目,有时又以杜诗为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