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3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772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3449篇
社会学   120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31.
汉字的表意性使得文字与社会文化有紧密联系。甲骨文作为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商朝的社会面貌。通过比较甲骨文里"子""女"诸字,可以了解商朝尽管有部分女性地位尊贵,但男女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32.
试论创新教育过程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过程主要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即创新素质的训练与培养,它必须适应创新活动过程的新颖性、价值性、阶段性、多元性和分类性等规律;同时必须适应创新人才成长过程的内在外在因素影响的统一律、学习律、发展律、整合律,以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律。  相似文献   
33.
自然垄断定价理论与中国电价激励性规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自然垄断厂商因为总是处于向右下倾的成本曲线上,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并不适合它们。因而就需要规制者在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之间进行权衡。基于自然垄断规制定价原理和激励性规制理论的分析对中国的电力定价问题进行了论述,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激励机制引入到各电力厂商的定价制度中,并建议实现发电、输电、配电环节的业务性分离,建立全国性的“无阻塞”统一电网,实现配电环节的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34.
我国学术监督及惩戒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学术失范问题比较突出,要有效抑制学术失范除了进行道德教育外,还应相应地建立学术监督及惩戒机制,并遵循公开、公正的监督及惩戒程序;建立和完善由高校及科研单位、专业学术协会、官方组织、媒体等组成的实施学术监督及惩戒的组织。用外在监督和惩戒机制作保障,使制度更好的运行。  相似文献   
35.
张爱玲的小说为我们构置了一幅乱世生存的悲凉图景,"不安"是张爱玲对生命、人性和文化的言说方式,也是其小说独特的美学标记.  相似文献   
36.
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只囿于产业结构本身进行 ,而应正视所有制结构调整在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我国的中小企业将遇到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利用当前出现的国内外有利条件,制订应对挑战的策略,使中小企业在新环境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8.
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证分析 ,从我国南北地区的划分、南北地区差距扩大及其成因以及缩小南北地区差距的对策探讨等四个方面 ,对我国南北地区差距日益扩大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 ,希望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教会大学指的是西方教会在中国设立的岭南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等十多所高等教育机构。自 1 9世纪 80年代起 ,教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 ,一般认为 ,受美国长老会差遣的传教士狄考文主持的文会馆 ,于 80年代开始进行高等教育 ,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教会大学。绝大多数的教会大学是在 2 0世纪初以后正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教会大学的产生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 ,教会大学在办学目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教师及学生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并作为教会学校体系的尖顶而对中国的社会及文化教育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40.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 ,国内也有不少关于它的评论。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小说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的产生、社会与自身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 ,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 ,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作者把他放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 :反抗 ,目光敏锐的霍尔顿知道是无用的 ;妥协 ,爱好真实的他无法接受。他只能用消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虚假社会的愤怒 ,同时向往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但现实注定了他的寻找一次一次失败 ,他的向往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他的这些行动一步一步把自己带入孤独与绝望、最后无路可走的悲剧性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