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18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1526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宪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要使这一法条变为现实 ,并贯彻司法独立原则 ,解决好当一方 (检察院 )要履行监督职责时 ,另一方 (法院 )则视监督为干预 ,千方百计地拒绝监督 ,对监督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的矛盾 ,就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检察监督存在的法理基础 ,以便在实践中正确地架构检察监督的范围、对象和方式  相似文献   
22.
股东代位诉讼是作为对小股东权益进行特殊保护的法律制度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在主体资格、法律后果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特征。本文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视角切入 ,对股东代位诉讼的概念、性质等进行评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3.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检察机关职权配置问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其中,检察机关是否有侦查权是个伪问题,其本质是检察机关行使侦查权时由谁来监督;检察官不是“中立及超然”的司法人员,不应当有对强制措施的批准权;检察官不应当以居高临下的“法律监督者”的身份监督审判程序,而是应当通过程序动议权和上诉权监督审判程序。目前主张维持检察机关职权现状的学者,有严重的部门本位主义,检察权改革应当摒弃部门本位主义。  相似文献   
24.
住房按揭保证保险的发展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按揭保证保险是一项备受争议的险种.对其性质认识的不同,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纠纷解决途径的不统一.我国现行的按揭住房保证保险制度因缺乏立法和理论支撑而存在法律适用的问题、强制保险与民商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问题、保险过度的问题和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行使问题.  相似文献   
25.
在安德森作品的题目中,死亡一词频繁出现,而且成了他作品的主题.作品以中世纪后期艺术的死亡形式描写人物.死亡是悲剧美的典范,是人生美好价值毁灭的展示,激励人们去消除悲剧性的社会根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得以实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26.
迁徙自由具有基本人权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解决其它社会问题的关键因素,理应入宪。迁徙自由在实现途径上权利赋予与制度保障应衔接进行。  相似文献   
27.
性相融通在佛学史上存在两种类型:一是指存在性(存在的真实性)与存在(作为幻想的经验现象界)之间的相即关系;再就是指存在依据(存在的实体)与存在之间的融通关系.文章从印度中观、唯识学到中国华严学思想的历史发展角度,论述性相关系从存在性和存在间的相即到存在依据与存在间的融通方向的转变,从而揭示了中国华严学与印度中观和唯识性相观念与思想主旨的不同,并指出由中观、唯识与华严宗规定的性相融通观影响了后人,特别是宋明时期佛教性宗和相宗调和与融通的方向.  相似文献   
28.
论传统文化中"时"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是中国文化核心理念群落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这一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它在政治、军事、经济、知识、生命、生活等与我们性命攸关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知时开始,然后因时,与时,最后抵达与时合一的时宜之境,就形成了时的一个完整的结构。但在对时的理解中,必须把它和非时间性放在一起思考,以达到一种时和无时的"之间"状态,这才是对时的完成。与时俱进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29.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根本指归。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权利本位、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比权利本位更为本原,称其为民为本位,则更确切。可在广义社会法下的经济法等和其它行政法中确定社会本位乃至国家本位。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民法的归结点,均蕴含并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  相似文献   
30.
标杆行为在企业多元化经营中普遍存在,但是目前对标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既有产业如何应用,难以对多元化经营进行指导。文章分析了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各个阶段存在的标杆行为,指出标杆行为的误用现象与原因,提出将标杆行为提升到标杆管理以有效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