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2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师更是在幼儿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从对全国多省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幼儿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希望感能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提升个体的积极情感。本文从职业目标、职业路径和职业动力三方面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从设立明确可行的职业目标、开放畅通多样职业路径、激发内外职业动力三方面寻找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相似文献   
62.
环境正义的分配、矫正与承认及其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正义问题中存在着三个基本环节: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与承认的正义。分配正义作为程序性正义,以市场经济与公共决策的方式对环境恶物与善物进行分配。矫正正义是对分配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恶物的不公平分配及其可能的风险与伤害进行矫正,包括对基本权利的保障、对风险与伤害的补偿、对应负责任者的惩罚。承认正义的道德价值在于尊严与尊重,是对基本权利与价值的承认,在对不公平带来的风险与伤害进行矫正之外,还需对他们的付出与牺牲表示肯定与感激,具有实现正义的救济甚至救赎功能。  相似文献   
63.
对刘易斯模型理解上的偏差,是造成21世纪以来因两次“民工荒”所引发学术界关于我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出现的众多争议的主要原因。出现“刘易斯拐点”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下降,二是农业工资水平显著上升。近年来的经验数据充分表明:我国确已进入这一拐点,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越过“刘易斯第一拐点”,不仅意味着我国已从“第一次人口红利”阶段向“第二次人口红利”阶段转型升级,同时也由此为我们带来诸多重要的结论和启示。“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主要是由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对称造成的。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的新阶段,党和政府应通过大力加强各类教育培训来努力挖潜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要努力消除限制劳动力转移与流动的各种障碍,尽快营造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党和政府应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加全面科学系统地规划、部署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工作,为我国成功跨越“刘易斯第二拐点”引航助力。  相似文献   
64.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和起点。针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前教育学段的获奖成果数据,从地位、地域分布状况、实施单位与基本主题三个层面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并对新时代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改革进行了发展透视,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新时代深化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改革面临的问题,并从坚定改革方向、增强改革动能、提升改革效能、创新改革路径等四个维度探析未来改革发展方向,为新时代深入推进高质量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以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为考察基点,从意识形态概念、关于对意识形态批判问题的理解以及对于科学技术的本质认识三个方面系统比较了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异同,旨在划清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界限,揭示哈贝马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6.
67.
“互联网+”时代对儿童思维方式有根本性影响,将极大地改变儿童认识世界、社会和自我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式。在看到互联网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不能忽视它对儿童思维方式造成的技术理性泛滥与价值理性缺失、数字化生存与现实世界迷失、思维过度发散与专注力稀缺等消极影响。“互联网+”时代教育应积极应对儿童思维方式出现的新变化,探寻促进儿童技术化思维与人文性思维、虚拟性思维与现实性思维、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整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8.
将游戏片面理解为儿童属性之一或是将其简单化为儿童教育工具,是长期以来拘囿儿童游戏天性及其教育价值的关键 症结所在。本文基于对二元悖论中的游戏困境分析,揭示并诠释了人类文化史中游戏的本质与基本属性及游戏与儿童的关 系,进而结合当代述求,阐述了如何依托富有意义的教育彰显“儿童是游戏的儿童”的完整意义。  相似文献   
69.
在国家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与三孩政策启动以及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照料服务多元化需求催生出社区养老与育幼 服务的新思路。社区服务的现实困境、“养老+育幼”的现实诉求、已有养老与育幼服务的整合实践以及当前社区服务的转型 升级需求成为“养老+育幼”融合照料的现实逻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服务需求的拟合性、服务对象的同质性及服 务资源的可整合性成为“养老+育幼”照料的融合机制。遵循上述逻辑,社区“养老+育幼”照料模式可通过政府主导、制度建 设、社区协同、专业提升及技术支持等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