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6篇
统计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1.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系统良性运行的路径主要包括:各执政资源要素的自身建设是执政资源系统良性运行的前提;实现执政资源系统与环境相协调是执政资源系统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是执政资源系统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制度化建设是执政资源系统良性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对女性的就业歧视现象越来越严重,它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他相关权利,而且违背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及其他体现平等原则的法律规定,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从当今女性劳动者的就业现状出发,在分析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判断标准、具体表现以及在立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成效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好坏,高校历来重视该课程的教学,并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引入立体化教学模式,分别从教学客体、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考核、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曹魏文学的繁荣,原因是复杂的,但作为帝王之乡的亳州,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厚重的文化土壤,尤其是别具一格的道家文化,孕育出开放通脱的具有多元化心态的曹氏文学世家及精英,为曹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总结过去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现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打造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构建农业信息化人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三国时期,战乱频繁,关系复杂。魏、蜀、吴三方势力在使用战争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同时,还采用了恐怖手段如刺杀、劫质等打击对方,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曹魏势力最强,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深受其害,但也制造了一些恐怖活动。曹魏针对当时所出现的恐怖行为,制定了打击恐怖活动的法律,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卫措施。  相似文献   
17.
执政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要素。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加强理论武装,正确引导各种错误文化思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执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6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与党对社会组织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网络体系的构建加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表现为"两新组织"的出现、社会阶层分化和传统三位一体的单位组织式微,从而给党对社会组织的整合带来挑战。因此,新时期提高党对社会组织整合的路径应该是:积极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拓展党对社会组织的整合力。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下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给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互联网对党的政治权威造成冲击,进而影响民众对党意识形态的认同;网络发展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发挥党意识形态导向作用的难度加大以及党原有的意识形态资源开发方式与网络时代不适应。网络时代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要做到:维护和提升自身的政治权威,提高民众的认同度;打造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阵地,增强党意识形态凝聚力;增强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发挥党意识形态的导向性作用以及坚持柔性化的资源开发,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民国初年典卖法适用《钦定大清现行刑律》与《清理不动产典当办法》的立法规定,但通过对比法律文本规定与民初典卖实践,会发现二者相悖之处甚多,制定法很多规定在实践中成为具文,而各地习俗中的一些内容也有悖于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形下,民初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有时难以恪守法律条文,只能在法条与民意间作取舍或作调和。这一现象警示我们,习惯法乃人类社会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多元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代中国民事立法必须尊重社会内生之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