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女佣形象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别致而内蕴丰富的形象群类,她们是国民劣根性的负载者、传统美德的彰显者和不满现实的抗争者,反映了当时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现实,也寄寓了现代作家对等级制度、传统伦理以及现代都市文明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2.
黄元英 《社科纵横》2007,22(1):77-78
儒家认为生命因子孙繁衍而永生,精神因成就功名而不朽,主张将人生价值落实在对群体理想的追求和奉献之中,是古代作家生命意旨的主流取向;道家着眼于自然和超越,主张以宁静的心态对待繁乱尘世,以精神的超越享受逍遥人生,成为乱世或逆境中的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武器;渲染“苦”与“空”的佛教,为遭遇大苦大悲的人们指出一条解脱之路,主张用内心的寂灭来消解生存焦虑和不幸遭遇。儒、道、释三家相济相补,和而不同,以其哲学和宗教的质性,为中国古代作家调适生命旨趣、满足个性追求、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哲学支持和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43.
人类目前处于全球化时代,互相联系更加紧密,各民族各国之间共性更多.在强势文化和强势民族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地方性和民族化更加强烈.全球化刺激了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并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动力和条件,新形势要求我们利用全球化的技术支持,用全球化理论研究和观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以便中华文化与全球化时代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44.
《农学报》诞生于晚清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之际,为第一份专业科技期刊,在农学史和新闻事业史上都有着极大的开创性作用。《农学报》中农事新闻的报道模式多效仿前人所办报刊之体例,而在借鉴的过程中仍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通过采用内容分析与原始文献考证法,从农事新闻栏目的报道方式切入,揭示出《农学报》对农事新闻所创造的系列报道、连续性报道、预测性报道、述评新闻等新的报道方式,以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对之后报刊新闻报道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5.
明清时期的陕西商洛是一个移民聚居区,移民聚居区的形成既与移民迁出地的政策、社会、政治、自然等因素的"推力"有关,也与商洛区域内气候、交通、人文、政策等因素的"拉力"有关,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政府的移民奖励政策则推动了这一进程。移民聚居区的形成给商洛社会经济文化带来全面而深远的影响。研究本课题对于商洛正在进行的移民搬迁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6.
我国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一直在进行赋能乡村建设的积极探索。从历史视角审视,我国大学参与乡村建设先后经历了从嵌入乡村社会网络的初始定位,到助力脱贫攻坚的角色转换,至引领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三个演化历程。自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整大学区域布局和专业设置,世纪之交的通过人才培养、强调科研服务,到党的十九大以后,大学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大学服务乡村建设的功能表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角色定位和功能特征的发展演化是基于大学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破解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矛盾的现实逻辑、应对返贫威胁和共富挑战的实践逻辑、应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大学和乡村作为国家治理中两个不同的场域,有着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同一发展目标,大学特别是涉农院校应从科技、人才、技术、组织、保障五个方面提升赋能本领,充分发挥其处于社会资本网络中关键节点位置的显著优势,有效赋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7.
学界从各个方面对小说的成功译介进行了探讨,但是鲜有学者从副文本翻译角度探讨其对小说译介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序跋角度探讨副文本在小说翻译中的阐释性功能,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说明序跋在小说翻译中的作用。诸多例证表明,译者对原作中副文本的翻译为读者提供了了解作者、作品、译者翻译目的和翻译思想的捷径。  相似文献   
48.
试述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中存在着价值取向扭曲、思想道德弱化、社会责任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等为核心内容的长征精神来解决,并以此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49.
在分析动画生态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调研信息的梳理与归纳,讨论了陕西动漫产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确立文化、经济与科技统一的观念,构建信息、服务与管理结合的平台,坚持以“产学研”推进动漫原创,注重以“产品链”繁荣文化产业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陕西动漫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0.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深受巫楚文化的影响,巫楚文化对贾平凹产生影响之原因,主要是他出生地--商洛特有地理环境之影响、秦风楚韵的民风民俗之熏陶、作家性情之契合三方面;巫楚文化对贾平凹创作影响具体表现在贾平凹在其文学作品中对巫舞祭神之迷恋、对神秘主义之嗜好以及对浪漫灵秀的文学特质之钟爱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