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79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480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1.
《窦娥冤》《雷雨》人物性格悲剧性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娥冤》与《雷雨》是中国古代戏剧大师关汉卿与现代杰出戏剧家曹禺的代表剧作,这一古一今的两部戏剧,被众多的研究者一直赞誉为悲剧的杰作,有极大的艺术魅力。本论文仅就个人的感知与理解,从悲剧性格方面作一次比较性研究,企望得到中国戏剧研究专家与戏剧爱好者的指教。 在《窦娥冤》和《雷雨》两剧里,两位作家都着力塑造了引人注目和令人震惊的女性悲剧形象。表现出两位作家对女性命运的特殊的关注。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最低,受着极度的压迫,命运最苦。窦娥来到世上虽说只过活了20几个年头,却遭到封建社会加在妇女身上的…  相似文献   
12.
蒲松龄在《聊斋》中积极鼓励士人“弃儒从商” ,但他仍持“右儒左商”的态度 ,“从商”的目的仅仅是士人为了摆脱自身的穷困 ,尔后重新实现“儒业”的理想。蒲松龄主张儒商在经商活动中不失“儒家品德” ,这无疑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聊斋》中对“儒商”的致富过程叙述过于简略 ,看不到“儒家品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这是作者毕生投身举业而缺乏商业活动经历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张载的大心工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张载哲学中,心具有客观存在与主观活动、体和用这样的心性两重的辨证结构。张载的大心,就是"复其性"、"复其初"的"心"回复为"性"和"气"的方法,此乃一切工夫的核心。在张载看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境界,正是通过大心实现的万物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大学经营的“真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基础知识的培育、素质教育、责任感教育;“善教育”是对地区及国家社会的贡献教育;“美教育”是对国际社会及人类的义务教育。音乐和美术对于全球化大学的经营人来说,是智慧的源泉和知识的统摄。相互承认、关怀、尊重差异的音乐的和解精神,打破固有观念、培养创新力的美术的创造精神,才是全球化大学经营人必须具备的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中唐以后,除了民间广为流行的长短句外,还出现了文人亲自创作的长短句。文人的长短句到底起源于哪里?假定文人的词是受民间词的影响而产生的,那么什么原因使文人对长短句保持持续不变的关心,并给予了词的地位?民间词的内容和风格是以怎样的方式传达到文人那里?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间词文人化过程中文人词的形成原因,同时可以对定论词的性质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6.
韩国语汉字词前缀“ / -”与汉语前缀“不-”相对应.汉字词前缀“ / -”的能产性远远超出汉语前缀“不”的能产性.汉字词前缀“ / -”位于名词独立词根前,不改变原词性;汉语前缀“不”位于名词(名词性词素)非独立词根前,改变原词性.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近代不缠足运动(韩国)尹美英一、维新派的不缠足运动戊戌时期,资产阶级维挟平等,恢复妇女的“自有之权”必须实现妇女形体上的解放与思想上的解放。他们认为,形体上的解放,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决条件;而思想上的解放,则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关键所在。戊戌时期维新...  相似文献   
19.
继东南亚金融危机后,1997年韩国成为金融动荡的新焦点。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增长曾受世人瞩目,被称为“东亚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90年代以来,韩国GDP年增长率为7%,通胀率为5%,国民储蓄率高达34%,财政又没有任何赤字,因此,韩国发生金融危机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国危机爆发的根源是内部各种弊端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从表面形式看,韩国金融危机是一个外债偿付危机。从1997年8月初到11月中旬,韩国股票市场在公司倒闭和金融动荡的阴影下,聚减了30%。由于韩国银行坏账猛增,日…  相似文献   
20.
韩国公企业的民营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首先概述有关公企业民营化的理论和模型,然后考察了韩国公企业民营化的历史、实况以及代表性事例,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目的在于为以后成功的民营化探索方向、为中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提供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