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8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830篇
理论方法论   1428篇
综合类   1226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古希伯来王国的灭亡是主观、客观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必然结果.其主观因素是王国的统治政策造成了百姓的不满、宗教信仰的混乱和南北矛盾的加剧.其客观因素是统一王国时期犹太古代民族形态还不完备,具有过渡性的特点,这不利于国家统一的巩固,使得传统的氏族部落制度和部落势力不断挑战中央王权;自然地理因素导致王国内部思想文化联系薄弱,引起了周围强敌的觊觎、渗透和干涉.  相似文献   
42.
于茀 《北方论丛》2003,(1):57-6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诗论》经整理及诸家的考释,现大体可以通读,但尚有于字于义未安,斟酌诸家解释,对其部分字作出重新释读,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简的含义。  相似文献   
43.
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至今,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实行了10多个年头,该制度实行的效果已经在我国广大农村颇见成效,但是仍然有大多数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得不到落实,究其主要原因,也就是乡镇政府行政职权和村民自治权之间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会计准则,以规范实务。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尚存较大分歧,而不利于国际间企业经营状况的比较分析,也不利于来华投资的外商了解中方合作整体的经营状况。离开国际会计惯例,任何国家都将失去国际会计比较利益。本文拟就入世对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影响与对策作初步探讨。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从1988年10月开始,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成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在广泛征集意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0年9月完成了准则草案的起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了国内…  相似文献   
45.
摩莱里《自然法典》站在唯理论的立场上,根据自然法和自然状态学说论述了一个自然法一直被忽视或被否认的真实精神。将道德观念视为政治社会的立身所在,揭示出社会与人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社会应是与人的发展完全一致的完美的人的生存形式。  相似文献   
46.
老子将“道法自然”的天道与“上德不德”的人道联系起来考察“圣人之德”的理想人格,认为“圣人之德”的显著特征是“上德不德”和“上德若谷”,并以“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圣人之德”的成长之道:私寡欲、守柔处弱和清静无为。  相似文献   
47.
“换词求雅”的修辞作用及衔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词求雅”作为一种消极修辞手段,在避免重复、增加文章的文体色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一种衔接手段,“换词求雅”也在保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这种辞手段的应用原则及分类方法的阐述,试图表明“换词求雅”并不是为了语言花哨的目的而存在的,无论从修辞还是语法意义角度上看,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都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48.
中日两国语言中的量词由于文化和历史的渊源关系,在使用上存在着有异有同的现象.1.两国的量词汉字、意义及使用范围都是相同的;2.汉字一样,但在使用范围上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3使用范围完全不同;4.汉语中和日语中各自独有的量词等.  相似文献   
49.
20世纪初所发生的“视觉现代化”(modernising vision)转向源于自19世纪以来传统的视觉概念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旨在将人们从过时的观看习惯中解放出来,视觉的本质不应主要被理解为给定可见世界的机械再现模式,而应该从根本上被理解为由文化构造的、具有历史多样性的感知数据的生产性过程。现代艺术试图通过艺术品本身来创造一种现代化的视觉形式,艺术作品被定义为实现视觉现代化的手段或工具,画家试图用艺术来表达一种新的视觉观——观看中充斥着时间的流动,而绝不仅是一个明确的视觉顺序的实现;观看不是一个视觉固定化过程,而是更加有意识地、集中地观察世界。从丢勒式的空间中心透视观到塞尚式的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多重透视观,后者更加强调了观者的参与和观看的过程,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也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变化。视觉现代化的探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2)。  相似文献   
50.
晚明士人“尊女”观集中体现为李贽“男女平等”说和士人“女胜于男”说。两者在其构建路径上都存在挖掘女强典范来对比男弱的思维取向。士人“女胜于男”说旨在彰显女性崇高的道德和行为,有从两性道德向日常生活层面拓展的过程,也是明代士人“尊女”观影响逐步加深的表现。李贽“男女平等”说是明代士人“尊女”观走向伦理纲常对立面的结果,亦反映出明代国家与社会思想领域动态统一被打破,社会思想独立性的凸显。对李贽“男女平等”说既不能脱离时代和历史发展去过誉和捧杀,也不能过于强调封建社会的本质而忽视其进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