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75篇
理论方法论   300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关于财产保全若干法律思考王辉才王铁汉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依法对诉讼中出现的特殊紧急情况采取的限制当事人处分一定财物的措施。用以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保证将来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执行。这项措施的采取,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正确适用,会很好地保护当...  相似文献   
62.
社会法具有自身的规律并呈现出一定的趋势:根基社会化、主体多元化、标准国际化和机制预防化。社会法是国家向社会回归的产物,社会制度越先进、社会文明越发展、法律的社会化特征越明显,社会法就越发达;社会法的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法的标准从内国走向国际;社会法的实现机制从以补救为主发展为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63.
杨震  申建平 《学术交流》2002,6(5):47-50
我国当前的物权立法是否应采纳德国的物权行为理论 ,早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 ,对物权行为理论进行溯源。认为物权行为理论是萨维尼对古典罗马法所有权让与过程中的形式要素所蕴涵的本来意义产生误解而创立的 ,因此 ,我国物权法对物权行为理论的借鉴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64.
马长山 《求是学刊》2002,29(5):28-29
对于今日中国而言 ,民主与法治已成为一种主流话语 ,尤其在政治生活领域和社会精英层面 ;“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 ,尤其在立法、司法制度改革等方面。应当说 ,这不仅是五四运动以来民主启蒙精神的延展和提升 ,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民主法治浪潮的压力所致 ,它代表着中国摆脱“边缘化”而进行世界性平等对话、实现强国富民蓝图的已久期盼和渴望。然而 ,冷静的观察、体验和分析难免会使我们产生一个疑问 :法治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答案似乎并不十分乐观。最突出的就是法治的“表层化”现象。法治是在既定规则之下实现权利保障和权…  相似文献   
65.
《易经》解卦的“解”通獬豸的“獬”,其代表的是上古传说的专司裁判的独角兽。解卦实际上是一则关于狩猎所得猎物归属权问题的神判筮例。解卦《象传》“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已经为我们揭示出解卦的獬豸神判的本质,解卦上六爻“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则说的是审判官对疑难案件通过射隼的天意神判的方式来裁决。《序卦传》“解者,缓也”和《彖传》“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均是对解卦义理的发挥,不代表解卦的原初本义。  相似文献   
66.
盗窃罪侵害的对象是盗窃罪侵犯社会主义财产关系的物质表现形式,深入研究盗窃罪的对象问题,对于准确认定盗窃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其对于一些特殊的财物能否成为盗窃罪对象是比较疑难的问题。对特殊财物的分析应以盗窃罪对象必须具备的特征为基础,不动产、违禁品、人体及器官等特殊财物能否成为盗窃罪对象也必须以此特征为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7.
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歌雅 《求是学刊》2004,31(4):81-87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婚姻法》中新增加的制度。如何适用和完善这一制度为理论界所关注。文章试图从立法反思、立法定位、立法完善诸环节就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一深入探讨 ,以有益于该制度的完善与操作。  相似文献   
68.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契约法律观及其宪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作家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深刻阐发了国家服从于社会、权力服从于权利的民主契约法律观。弘扬这种民主契约法律精神,可以消除国家权力的神圣性和贤能性,实现多元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平衡,也可强化宪法的至上性和权威性,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民主、自由价值取向,因此,对推进中国民主宪政和法治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9.
<正> 产品责任法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的产物。依照产品责任法的规定,经科学技术手段生产或加工的产品,由于存在缺陷而导致他人人身或财产受到损害,应由该产品生产与销售环节中的诸多相关的人对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害承担法律责任。在产品责任纠纷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是产品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因为产品缺陷多数是由生产者造成的,而销售者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最后关口。这种有缺陷的产品通过销售渠道到达消费者和使用者手里,可能给消费者和使用者造成损害,这种损害按法律规定应由导致产品缺陷的人承担责任。因此,由于缺陷产品引发的产品责任,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企业也因此面临着法律风险。为了减少和避免产品责任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可以从事先预防和事后应对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0.
李游 《学术交流》2003,(7):43-46
我国的诉讼模式在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在我国现有的司法体制之下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社会成本增加、事实与证据的取舍、缺少法律支持。如何解决与避免这些问题就是抗辩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