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2001~2015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费用粘性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费用粘性越低;(2)区分公司的产权性质,这一抑制作用主要体现于非国有公司,在国有公司不存在;(3)区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这一抑制作用主要体现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不存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发挥的作用存在异质性,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及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体现出较强的抑制效果,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未体现出显著的效果;此外,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增加也有益于费用粘性的降低。本文较为全面地从机构投资者的视角展现了股权结构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同时也肯定了中国背景下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2.
国内外学者探讨股权激励时,多从现金流角度,没有发现股权激励带来的声誉收益。本文分别从经理人获得的声誉报酬、上市公司获得的声誉收益、上市公司股东获得的声誉收益等角度探讨了股权激励声誉机制提供的增量的、不可消减的信息,为股权激励决策发现了新的激励信息,丰富了股权激励的决策维度,使得一些净现值为负的股权激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3.
厘清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及其行权业绩考核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1)相对于非股权激励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股权激励行权业绩考核目标越大,股权激励强度越大,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行权业绩考核对公司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公司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股权激励行权业绩考核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的。(2)非线性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的非线性效应不明显,净利润增长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随着行权业绩考核目标的增大,高管行为存在着由协同动机向自利动机转化的倾向。(3)异质性效应分析表明,在国有控股公司中,降低国有股权能够增强股权激励行权业绩考核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增加国有股权能够增强其激励效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述结论丰富了高管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研究,为强化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而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在ERP环境下,由于系统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企业环境也具有了新的变化,手工环境下的的内部控制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企业现状.加强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及其特点,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5.
“到现场去”是监管层主动升级监管手段的重要实践。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IPO现场检查及首发申请企业相关数据,从多个维度检验了IPO现场检查与新股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较于未被IPO现场检查的公司,经历IPO现场检查后成功上市的公司,其上市前后的会计信息质量更高、上市后的财务业绩更好、各类违规行为更少;(2)经历IPO现场检查的公司,其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股价崩盘风险更低;(3)进一步分析发现,IPO现场检查导致被抽查公司更可能撤回申请,同时也会导致其保荐机构更可能撤回保荐的其他项目,以及同行业其他公司更可能撤回申请;并且,被抽查公司在上市前面临发行审核委员会(或上市审核委员会)更严格的问询和审核;(4)异质性分析表明,IPO现场检查在非国有企业、法律环境较差的地区以及中介机构声誉较高的公司,更能发挥其提升新股质量的效果。论文分析和检验了“到现场去”这种监管手段升级对于提升新股质量的影响,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提高IPO市场监管水平和效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6.
政策激励对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激励作用,然而政策如何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企业财务视角,使用修正的无形资产增量,从原值和账面价值两个维度测度企业创新可持续性,将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企业创新可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和异质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能够长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产出。上述结论在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测度、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企业创新可持续的积极影响可以分解为规模经济效应、政策效应、人才效应和竞争效应,且企业产权性质和资质认证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相较之下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微观财务视角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持续创新的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7.
周宏  胡亚权 《统计研究》2010,27(5):48-52
本文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用1997-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我们发现,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初始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保护对人均GDP增长率有促进作用;但是到了快速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又有阻碍作用。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8.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程的加快,海外市场资源优化配置逐步成为理论研究和实务关注的热点,而已有研究却鲜有涉及海外目标市场开拓的资源配置问题。本文在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期权度量的收益目标模型和基于信息熵度量的风险目标模型,构建了随机环境下基于现金流供需约束的双目标多项目多期优化0-1机会约束优化模型。在吸取NSGA-Ⅱ算法思想的基础上对DE算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求解此类配置问题的Pareto解算法,比较了伸缩因子分别为固定数和随机数时差分算法的性能,得出后者算法性能稍微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从组织地位、规模、职责范围、规章制度等内部审计的四个特征因素来度量内部审计质量,并检验内部审计质量及其特征因素对外部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外部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即内部审计质量越高,外部审计费用越低。而内部审计质量各特征因素对外部审计费用的影响却存在不一致性,其中:内部审计规模和职责范围与外部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与外部审计费用虽然负相关,但不显著;内部审计组织地位却与外部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0.
徐实  纪端  钟慧洁 《东岳论丛》2024,(3):152-161
政府引导基金是政府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有效补充,其凭借支持国家战略的制度逻辑,能够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通过手工搜集2007—2020年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数据,结合PSM方法,实证分析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与作用机理:认为政府引导基金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该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更为显著;相对于国有企业,政府引导基金对民营企业的绿色驱动效应更为突出,并且高管激励对该驱动效应具有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本研究厘清了政府引导基金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与作用机制,揭示了地区发展水平、产权性质与高管激励对绿色创新驱动效应的调节作用,为政府引导基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