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2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实施优惠策略是企业推动线上零售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考虑统一定价、第三方卖家实施优惠策略、平台实施优惠策略三种方式以及按比例优惠和固定金额优惠两种形式,通过对比不同情形下的均衡解,分析了不同优惠策略以及市场特征对企业决策、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并非总能享受到优惠福利。企业应结合市场需求特征制定优惠策略,当消费者估值的差异化程度较小时,卖家设置较小的优惠力度;当低估值型消费者的占比较高时,平台应设置较大的优惠力度。卖家自身实施优惠策略是其最优选择,且对平台有利。平台实施优惠策略并非总能提高卖家利润,一定条件下会干扰卖家的决策,损害其利益。  相似文献   
162.
文章依据劳动人口统计学的有关方法,对广州市劳动力供给总量进行具体预测。预测的步骤为:首先是根据同批人分要素预测方法,预测得到未来各年的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其次是在劳动适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再根据参与率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给出可能的劳动参与率后,得到最终的劳动供给总量的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了问题分析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3.
本文以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为基础,建立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模型,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分析P2P借贷信用风险成因,讨论社交网络缓解信用风险的机制及其作用条件。研究表明,引入社交网络后,社交网络的事前信息获取机制、事中连带责任机制和事后违约约束机制构成社交网络独特的信用风险缓释机制。连带责任、动态激励、监督强度、违约约束制裁大小、违约约束强度以及对社交信息的挖掘是决定社交网络风险缓释水平的重要因素。当社交网络信息可以实现借款人风险甄别或借款人社交账户可作为充足"虚拟抵押品"时,社交软信息可有效缓解征信不完善导致的事前逆向选择;引入社交朋友关系后,连带责任带来的隐性契约有效缓解缺乏监督机制导致的事中道德风险;社交网络的社会制裁可有效缓解缺乏违约约束导致的事后道德风险,尤其配合停贷威胁的动态激励时其风险缓释作用更为显著。拆解社交网络如何对信用风险产生影响的"理论黑箱",提出了社交网络信用风险缓释机制的理论框架,为如何运用社交网络进行风险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4.
文章针对现有均值法未考虑偏斜度的不足,结合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序数均值组合决策方法.基于偏斜度的性质,分析决策者偏斜度偏好对排序的影响;根据不同决策方式和群体意见集结步骤,采用6种方法确定方案的初次排序,再利用改进均值法组合初次排序结果,确定方案最终排序.最后,以供应商选择算例进行说明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5.
社会救助的核心范畴是贫困,目标是克服贫困.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因其生存型贫困救助局限,救助资源受益分配瞄准偏差,就业激励机制和就业援助专项制度缺失漏洞,内在地存在着反贫困功能梗塞.必须在技术层面:优化社会救助制度分类设计,防止形成“贫困陷阱”;加强各项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形成反贫困的制度合力.在制度建设层面:实现生活救助到综合救助转变,减少贫困发生因素;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促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劳动自救,并实现社会救助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从而确保反贫困目标.  相似文献   
166.
文章运用具有重尾特征的Weibull分布来描述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损失率,根据VaR的计算原理,得到了市场风险VaR的明确计算公式.并且对VaR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到了VaR与置信水平和风险资产损失率的尾部之闻的关系.最后结合损失率的历史数据,给出了VaR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67.
贺勇  何红渠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3-29,135,155,156
转型时期频发的社会冲突和利益抗争行为本质上反映了财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以及为维护契约权益进行的强制执行问题.由于契约的不完备以及缔约方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契约履行存在困难,而政府机构以及国家代理人出于自利等原因,国家有时无法有效履行作为正式第三方的职责.因此,契约权益受损方有可能通过自身力量或寻求非正式第三方私人强制执行方式.私人强制执行是对国家强制执行供应不足的一种创造性反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交易方产权的积极作用,但只能补充而不能替代国家作为第三方执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8.
通过建立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在项目投资收益分配政策方面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对模型的分析,得出在企业集团内部存在收益分配政策"动态不一致"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我国企业集团"集而不团"的根源,并确立了治理这类问题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9.
众筹不仅可以解决小微企业筹集资金的问题,还能够帮助其进行品牌推广。本文收集“淘宝众筹”平台上的222个项目及其在“淘宝网”上对应的发起店铺数据,基于ELM理论视角,研究品牌推广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融资效果的中介作用。主要研究结论有:项目创新性、周期持续性、产品可靠性、项目口碑和发起者口碑对品牌推广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对于融资目标更大、最低支持金额更高或发起者为非企业店铺的项目,支持者同时根据中央路径和边缘路径信息全面考察项目进而影响品牌推广效果,对于其他项目,仅通过边缘路径处理信息;项目创新性、周期持续性、信息详尽性和项目口碑对项目融资效果产生积极影响;融资效果负向影响品牌推广效果;融资效果在项目创新性、周期持续性、项目口碑与品牌推广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且直接正效应远大于间接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0.
考虑到风险传播可能会对研发网络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从界定风险负荷、定义风险容量、建立风险触发规则三方面,构建了相互关联R&D网络风险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微观视角提出基于网络内部企业间风险分担机制的失效企业修复策略,从宏观视角提出通过外界力量投入修复已失效企业策略。进一步地,结合风险传播特征,提出了通过消除风险触发期望最大、风险触发期望最小、风险触发概率最大和风险触发概率最小四种失效边修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下的风险控制策略均可有效提高研发网络面对风险传播时的鲁棒性;消除已发生风险集合中的风险个数越多,研发网络面对风险传播时的鲁棒性越高;四种修复策略中,风险触发期望最大与风险触发概率最大修复策略的控制效果最佳,其次为风险触发期望最小与触发概率最小修复策略。研究成果对于网络化背景下的研发风险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