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三峡库区地位的重要性与库区现实状况的严峻性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路从策略和技术层面上来指导库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DSS)已成为现代管理中科学的决策手段。为此,本文提出建立"三峡库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想,探索在特殊区域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2.
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以及会计目标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投资者对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其他综合收益在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同时打破了财务报表间的本原逻辑关系.文章对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的财务报表逻辑关系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利润表编制基础的打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在财务报告体系中的弱化以及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的脱节三方面指出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后对财务报表逻辑关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增加综合收益表、提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信息含量以及完善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对财务报表逻辑关系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23.
朱琛  赵帝 《社科纵横》2012,(4):28-33
本文基于1992—2009年经验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E-G两步法、协整分析、误差修正、GRANGER因果关系等方法就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会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的扩大,并使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而城乡消费差距的存在又会引致城乡财产性收入分配的进一步失衡,并通过城乡财产性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的相互叠加与强化对居民消费产生持续的负面冲击。据此,本文提出缩小当前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让有恒产者有恒心",提振农村居民消费信心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
文化自信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备受学界关注。通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形成知识图谱,以探究文化自信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研究发现:相关学者基于自身学术背景,从“主体—客体”“历史—现实”“宏观—微观”“理论—实践”等维度剖析了文化自信。研究热点集中在文化自信内在逻辑、历史根源、现实理据以及实践路径等方面;研究前沿趋向新时代文化建设重要任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及构建本土话语权等实践层面。未来研究应拓展研究视角,开展跨学科研究;加强文化主体性与文化自信相关研究;探索不同主体文化自信实践路径等。  相似文献   
25.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相关性是否得到改善,备受关注。本文以沪市2007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三个模型分别从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性、利润表的相关性以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合相关性,检验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实施前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动。结论是:无论从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相关性、还是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合相关性的检验,2007年我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质量比2006年有所提高,但提高的效果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6.
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进,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来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7.
本文在"大历史—大逻辑—大跨越"宏观视域框架下,对新世纪之交数十年间中国学者在管理学领域就学科定位、合法性、本土化及中国实践适应性等相关讨论文献做了一个整合性评论。本文认为问题的实质是,近五百年来人类文明发展、中西文化合流并发生碰撞的"大历史"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按照自然科学"大逻辑"探寻自身"学科合法化"运动,在时间相对滞后、横向空间多重落差的聚焦反射或映照而已。基于此认知框架,我们进一步延伸出关于中国管理学研究3个基本问题并做了聚焦深入讨论:一是作为数百年来西方"社会科学化运动"的历史延伸,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乃至人文学科一起,遭遇到的"科学化求真"精神操守问题;二是作为半个世纪前西方管理学"学科合法化运动"的逻辑延伸,遭遇到与心理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等周边学科边界不明、对象不清和研究视角错乱问题;三是作为一百多年来蹒跚进入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中才真正引入的"西洋舶来品",长期伴随着内忧外患、落后挨打和学习赶超过程中关于"中体西用"之争,遭遇到"理论普适科学化"与"本土实践针对性"的矛盾、冲突及困惑。基于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三大总体对策思路,并认定:在开放心智、交互学习、融入主流、中西合流的认识论及方法论"思维变革"基础上,在体制上建立起"多元范式、制衡竞争"的相对独立学术共同体运作机制,是中国管理学研究走出困境、走向世界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8.
货币政策、政治联系与企业投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货币政策不仅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微观企业决策所面临的重要经济环境.从民营企业高管的个体背景入手,分析当政府与民营企业以政治联系的方式关联起来的时候,企业的投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反映有何不同,对比政府干预程度不同的地区,企业政治联系使得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作用也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高管有政治联系背景的民营企业都出现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投资决策传导作用的偏离.  相似文献   
29.
基于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模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资产、脆弱性和威胁间的多对多映射,以及信息安全风险数据难以获取,不确定性较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模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针对资产、脆弱性、威胁之间多对多的复杂映射关系,构建基于资产的"威胁-脆弱性-安全事件"矩阵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用区间数判断矩阵确定风险指标权重,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指标进行定量评价,从而增强了决策柔性,完善了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最后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实质上是法人治理体系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系虽然通过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管理制度而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系的演进过程并与国外经验进行对比,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系完善过程中存在的外部治理环境缺失,以及国外先进经验在我国应用过程中的摩擦问题,提出如下建议:要健全、完善外部治理环境,促进国有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结合,强化国有企业出资人的职责与法律地位,并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研究结论将为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