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两型社会背景下株洲市创建低碳城市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一极,株洲市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亟需低碳转型的严峻现实。基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背景,根据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发展实践,株洲低碳城市的创建,应选择包括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等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创建内容主要包括低碳产业振兴、低碳城市交通、低碳建筑节能等七大主体工程。创建战略就是在政策机制(包含规划)创新化、经济发展低碳化、能源结构合理化、城市生活绿色化、生态环境田园化等五大领域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2.
构建新型乡村社区、实现农村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构建空间最优布局模型,可为中心村空间布局选择提供方法支撑,实现中心村空间选址的最优化。可根据中心村基本内涵建立科学的中心村空间最优布局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综合评价方法和Dijkstra算法,构建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以鄂西南M镇为例,以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对居民点进行计量分析,可得出各评价单元中心村综合评价指数,通过比较评价指数从而筛选出最优的中心村布局,实现中心村的科学选址。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的在中心村空间最优布局的选择上具有有效性。中心村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是中心村内涵的数量化表达,以图论法寻求最优空间区位,提高了中心村选址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城镇化进程的中心村科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实践体系对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应比较国内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准确把握专业课程体系模块构建的层次性、个性化、团队化、渗透性等原则,结合课程模块设计的专业方向、个性发展、团队意识、学科渗透等“四注重”要求,设置前沿课程模块、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工程技术课程模块以及专业辅助课程模块等4大课程模块体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强化本专业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4.
发展城市生态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对城市生态经济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13个设区市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市、株洲、湘潭、岳阳、娄底、张家界等城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比较好;常德、郴州、衡阳、怀化、永州、邵阳、益阳等城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比较差.并对这种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湖南省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旅游产品,不仅找到了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保护的最佳契合点,而且能综合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湘潭城正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保存完整,对其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体现“文脉”、原真性及体验性为原则,实施景观整治、进行功能分区、突出商业文化气息、构建解说系统和社区居民参与的体验型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湘中地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中地区为湖南省的能源基地,在湖南省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湘中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过分依赖能源、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不舍理、城市之间协作能力有待加强、城市规划缺乏统筹安排等问题。为此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拓宽开放领域,增加外资和技术引进,加强地区间的横向经济协作与联合,使湘中地区成为湖南省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