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对大学创业能力的综合检验,由于受时间的约束、评委专业背景差异、创业团队现场发挥等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创业大赛评价结果偏差较大.为提高大学生创业大赛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减少大学生创业大赛评价结果偏差,笔者在对创业者特征、创业团队创业品质、素质和能力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创业团队创业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创业团队创业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2.
人性假设与教育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面对的是人,因此,建构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必须是建立在某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对人性的假设和认识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教育观和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原则与教育方法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教育理论。同时,它还为解释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制度的实然合理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萨仁娜  杨涵潇 《中国藏学》2023,(1):76-86+214-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甘南地区的民族关系较为紧张,社会动荡不安。西北军政委员会甘南藏区访问团2宣传了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当地民族之间的隔阂,疏通了不同民族和部落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匪患、“集兵事件”等问题的解决,为之后甘南地区的自治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访问团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效开展民族工作的有效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4.
从生态学视阈来看,国民性就是国家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国民"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既反映了国民所处生存环境的状况,也折射出国民对复合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和适应结果。国民性的生成和演化是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等构成的复合生态环境的作用力持续不断、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影响下实现的。在此作用力下,国民性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重构、稳定、再重构、再稳定的演变范式,并能动地反作用于国家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国民性在国民调控国家生态系统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的效力,实现其推动国家生态系统良性演化的过程中自身也不断演变。主动改造国民性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推进其正向演变,以实现国家生态系统的良性演化,既是国家生态系统演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民发挥其主体性、拓适其复合生态环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5.
上世纪20年代初,日本佛教美术学者、净土宗学僧小野玄妙、常盘大定、关野贞先后对山西省五台县唐代佛光寺东大殿内塑像及寺内两座唐代经幢探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于上世纪30年代末对佛光寺经幢题刻、唐人题记甄别爬梳。诸先师于建筑、壁画、雕塑领域发前人未发之覆,功不可没。佛光寺唐人刻记题记"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身份及相关人事无人问津,笔者不揣浅陋,率尔操觚,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了高中物理课程模块化的整体设计,并详细分析了物理课程模块化的利弊,提出了相应解决优化的可行性建议,以使新课程能趋于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7.
赵克平  赵玥 《唐都学刊》2013,29(1):63-65
儒家教育伦理的基本体系是:成德教育是教育的精神前提,有教无类是教育的公平理念,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标导向,为人师表是教育的师德要求。儒家教育伦理的当代启示包括:借鉴成德教育的合理因素,回归"人的发展"的教育价值;借鉴有教无类的合理因素,推进教育公平;借鉴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提升教师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8.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创造了在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普及通用语言文字的典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形成历经拉丁化新文字改革和扫盲实验推行,确立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和信息化,构建符合国家全局利益的语言发展战略等演进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在演进逻辑上具有民族性和国家性、共有性和共享性、共存性和共生性、决策性和政策性、规律性和非强制性等特点,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9.
国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幼儿有能力学习编程,各类编程工具的诞生为幼儿编程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奠定了基础。在信息化时代跨越式发展的驱动下,国内也开始关注幼儿编程教育,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还较为匮乏。美国的KIBO机器人课程以建构主义和积极技术发展(PTD)框架为理论基础,是一款适合4-7岁幼儿学习的编程课程。本研究介绍了KIBO机器人课程的价值、内容、实施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对我国幼儿编程教育的启发,以期为我国幼儿编程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30.
哲学应当帮助人们认识为什么生活和如何生活的问题,成为既密切关注人的外在物质世界又关注内在精神世界,面向、贴近、围绕人的生活世界和心灵深处的学问。人为获得幸福而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应尽量将人的事实性和价值性存在相统一起来才能获得幸福。通过审美实践才能将事实性与价值性统一起来。审美超越了任何道德的或生物的利害关系,在审美实践中真与善、感性与理性、合规律与合目的性、自然规律与社会实践、客观必然与主观目的、必然与自由相互渗透、交融,走向统一。我们应当从审美实践出发,探索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