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建立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江苏工业学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借用“二元论”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社会工作实习的维护系统,认为社会工作在社区(机构)系统不完善,案主系统隐性化,社会工作在社会公共价值观系统缺位的时候,社会工作实习只有充分整合其培育系统的资源,采用课程(课堂)实习为主,社区(机构)实习为辅.从本专业出发,逐步辐射全校,再向校外推广的外卷化的发展形式,实现自我增权,才是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使命在肩而又任重道远的党内民主对中国政治过程具有一以贯之的战略性,其特性、原则和功能是优质的正能量资源。遏制党内反能量,开发体制性资源,促进党内民主的正能量提升,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周作人将“余裕”作为漱石文学的特色,最为看重和推崇的也是以《我是猫》为代表的能够体现“余裕”特色的前期作品。其闲适文学观深得“余裕”论神髓,但他对于“余裕”论的片面理解则消极影响了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大学生应对幽默、社交焦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选用应对幽默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SCL-90问卷,对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应对幽默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呈负相关,即应对幽默水平有助于减轻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此,应对幽默水平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职业素养重在养成。高职院校应把具有学院特色的精神财富——"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融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与以往主要关注家庭因素、基本人口特征的流动儿童精神健康研究不同,本研究将分析视野扩展到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和个体抗逆力。数据表明,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差于非流动儿童,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支持和个体抗逆力均对其产生影响,其他社会支持的影响不显著。流动儿童由于面临着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流动方面的"双重劣势",单纯提升个体抗逆力不足以改变其精神健康不良的事实。因此,一方面努力提升流动儿童的个体抗逆力,充分发挥其面对逆境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上不断地瓦解产生"双重劣势"的制度基础。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能改善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非语言文化交际在实际交际中占有很大比重,许多语言不能表达或者不便表达的隐含意义都是通过非语言交际传递的,能否理解好非语言交际传递出的意义,对于思想的正确完整传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翻译是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将非语言文化交际准确地表述出来成为了翻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结合日本文化中非语言文化交际的特点,对日语翻译中的非语言文化交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电子期刊资源盛行的情况下,实体期刊仍然具有多种优势。虽然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实体期刊馆藏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师生来说,它仍然非常重要。分析了常州大学城5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实体期刊馆藏及利用情况,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进行实体期刊资源建设,提高纸本期刊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以江苏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认知情况为研究内容,分别选择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徐州、盐城等地10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证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普遍有较好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但其运动项目主要选择的是简单易行、普及性高的大众项目,并在运动体验、运动时间上表现不一,男、女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项目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和低碳消费是在批判消费主义、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时常用的四个概念,这些概念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致使它们的辨识性不高,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分析这四个概念的背景和定义,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而且绿色消费、生态消费及低碳消费等概念有因自身词义限制带来的先天不足,"可持续消费"经进一步完善后可以科学全面地反映合理消费模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