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59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10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24篇
理论方法论   109篇
综合类   915篇
社会学   272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41.
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高,特别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途径愈发广泛,这对国内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来华留学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加强对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来华留学生,高校必须基于文化自信,利用学校课程、地域特色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活动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来华留学生主动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  相似文献   
42.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中华传统文化既是精神命脉,又是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发展和传承的根本,是提升个人素质的可行路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通过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着手,分析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契合之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蕴含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高校辅导员可借助著作、故事、案例等多种形式,学习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通之处。高校、专业教师、辅导员可通过理念选择、公共课教育、组织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4.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都和其所属的民族国家的崛起相伴而生、相随而行,成为这个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的软实力。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冉冉升起、锐意进取的标志,同样也会进一步推动国家的发展。软实力的深层根基以及文化持久繁荣、持续发展的生命力都在于不断创新。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文化创新会导致新文化的传播,在引领时代的整体发展之前,首先彰显的是本地的文化实力和本地的文化水平,形成了软实力;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文化创新意味着文化引领,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文化的整体繁荣,另一方面会形成一个国家的文化地位,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文化创新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核心在于社会的总体支持和文化群体的独立思想。当前,中国的硬实力正在逐渐增强,文化的创新是引领人民思想信念、价值追求的关键。中国需要建设和发展良好的文化环境,培育创新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5.
"中华(中国)多元一体"观念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学术概念,符合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实际。"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之内的华夷两大势力经过碰撞、冲突,以至此消彼长、互为主导,加深了各方的了解和民族认同,淡化了"华夷之辨"、"尊夏贱夷"等观念,促使各民族逐步凝聚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华夏汉族王朝和夷狄族王朝的文化建设,都不仅仅是一元化的"汉文化"继承和选择,而是对前朝及同时并立的各民族王朝的多元文化作出重新选择、吸收和整合工作,从而建立起一种有别于以前的"汉文化"、同时也不同于西方学者所说的"第三文化"的新质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不断选择、吸收和整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种多元文化的选择、吸收和整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6.
中华传统美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流,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视角考察,可界分为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三者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彼此联系,又相互促进、彼此融通,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解读中华传统美德的内部结构可以发现,传统道德的优秀部分构成了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供了直接理论支撑,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了间接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7.
《领导文萃》2014,(5):139
正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一直备受关注。过去读红楼,品的是凄婉哀切的爱情故事。现在看红楼,学的则是书中见微知著的养生秘诀。通读整部《红楼梦》无不处处体现中华博大的养生文化,其中单是提及"燕窝"二字的养生细节就多达十几次,位居历代文学之首。  相似文献   
48.
日本明治开港后,横滨逐渐形成现今之中华街。中国人陆续来到日本,为满足口腹之欲,出现了以他们为对象的餐厅。在中华街店铺中,饮食店相关业(包括食品关系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970年代日本经济之景气与基础建设的齐全,以及中日建交,促进中华街观光化的发展,呈现出多元文化共生的景象。其中关帝庙历经地震、战灾、火灾等破坏,但皆一再地重建。位于中华街中心部之关帝庙,可谓扮演着横滨华侨精神支柱之角色。而关帝诞辰艺能之公演是华侨把自身之传统文化,以艺能形式引荐给日本人或观光客的方式,也是向外界诉求横滨华侨多元文化认同之手段。两所中华学校除持续以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播为大目标外,也加入英文、日文的教授,以三语教育为基础,希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学生个人将来能选择得以在日本生存的职业。  相似文献   
4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和探索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必须有稳定而强大的平台,语文课堂应一马当先。本文将对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