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9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4508篇
劳动科学   392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847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2034篇
理论方法论   556篇
综合类   4999篇
社会学   1597篇
统计学   47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1091篇
  2013年   810篇
  2012年   1028篇
  2011年   1365篇
  2010年   1328篇
  2009年   1468篇
  2008年   1532篇
  2007年   976篇
  2006年   971篇
  2005年   1106篇
  2004年   694篇
  2003年   581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一人公司是公司立法不能回避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中国法律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相关立法十分简单,缺陷明显: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欠缺;股东资格歧视;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这些缺陷对一人公司的实践十分不利,因此,必须从一人公司的设立、运营和责任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2.
83.
杜承彪  叶朋 《理论界》2004,(6):143-144
公司是按照权力制衡的宪政模式建立起来的,其正常运行是依靠股东行使权利和公司管理机构行使职权实现的。但权利制衡有时会导致公司不能作出任何决策和行动。如果两个股东或者两个小集团相互制约,使对方都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就会出现公司僵局的结果。僵局可能发生在股东之间,也可能发生在董事之间。如果股东陷入僵局,公司能在现任董事领导下继续经营,通常的规则是董事为公司服务到有继  相似文献   
84.
本文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无效性的原因,指出我国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需要处理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5.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或缓解公司股权日益稀释而引起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我国更多的表现在管理层作为代理人对国有资产和个体投资者资产的不尊重)以及防止一股独大的公司中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在我国集中表现在母公司和上市子公司间的不正常关联交易等);另外独立董事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如环境污染问题等).但是独立董事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有自己的成本收益权衡.因此独立董事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问题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焦点.  相似文献   
86.
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及其深入人心,使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及运作方式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人教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职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也不再是处于边缘地位,而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成人教育的现存问题,使其获得持续发展,其运作方式也应走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87.
公司的成长性是公司的管理者、投资者等相关利益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未来价值之所在。通过对公司成长的定义、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及反映指标等方面的讨论对该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88.
89.
90.
本文首先提出公司治理的概念 ,并以此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 ,从现代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的角度 ,阐明了股权结构和股权流动安排与上市公司治理内部监控机制、激励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 ,得出优化股权结构和股权流动安排是规范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关键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