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5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相似文献   
62.
凌青 《中外书摘》2008,(11):60-64
中央外事组在山西临县诞生1947年国民党进攻延安前夕,美军联络组撤出延安。当时,美军组长是一位名叫赛尔斯的上校军官。他们是分批撤退的,最后只剩下几个人,赛尔斯最后走。撤退时间,我记得是在3月7日。就在美军联络组撤走前两个多月,赛尔斯上校还举行新年招待会,刘少奇夫妇、  相似文献   
63.
2008年6月初,从中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任上,受命履新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的王毅,在海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亮相。面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王毅表示要坚决贯彻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恪尽职守,开拓进取,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4.
缅甸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但建交初期两国关系较为冷淡.政治上,彼此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中国认为缅甸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走卒,缅甸担心新中国威胁其独立和国家安全.经济关系与文化往来上,双方也十分疏远.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两国外交政策及对彼此的认识所影响.  相似文献   
65.
外交部发言人的官有多大?外交部发言人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公众在电视、广播和报纸上几乎天天都能目睹其风采、耳闻其大名。由于名声大,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随之加大,以至于在社会上造成许多错觉和误解。因此还闹出了一些笑话。有一年,某部委邀请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李肇星去做国际形势报告。李肇星副部长因为有其他安排,就让一位发言人代为前往。该部门主持人特别兴奋,在开场白中说:非常感谢外交部领导对我们的重视,我们本来想请个外交部副部长来讲一讲国际形势,没想到外交部竟然把他们的发言人派来了。外交部一位部领导,有一年回家探亲…  相似文献   
66.
自80年代初中国外交部在当时的新闻司司长钱其琛(后任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的倡议下,率先建立新闻发言人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后改称记者招待会)制度以来,到1997年底,作为中国政府的“喉舌”和“嘴巴”。已经先后有15位高级外交官担任外交部发言人。他们是:齐怀远、俞志忠、王振字、马毓真、李肇星、李金华(女)、金桂华、段津、吴建民、范慧娟(女)、  相似文献   
67.
出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蒙古族女性傅莹2010年上任以来,已被国人熟知和喜爱。许多人第一次认识她还是通过一篇文章——《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很少有波澜壮阔的豪言壮语,却往往能四两拨千斤,触动外国人内心深处那根最柔软的弦。这就是傅莹方式的魅力。  相似文献   
68.
老詹 《决策》2011,(5):90-90
参加全国政协以后,被安排在外事委员会,隔三差五,便与外事委员们一堆儿活动。 外事委员中,有多位大使。原驻瑞典大使吕凤鼎.便是其口中之一。吕大使资格很老,若干年前,曾任中央外办副主任,后外放瑞典、澳大利亚等国,担任特命全权大使。如今退居二线,与老詹一样,在外事委员会当委员。  相似文献   
69.
薄旭 《东西南北》2011,(2):20-21
春风般的温暖2009年4月,北京的初春乍暖还寒。然而,当洪磊戴着和煦的笑容向我们走来,料峭春寒似乎顿时减退了许多。这是外交部邀请京城各大媒体参加的一次联谊活动,也是外交部新闻司与媒体界朋友的一次“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70.
邹建华 《领导文萃》2015,(5):122-124
外交部发言人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公众在电视、广播和报纸上几乎天天都能目睹其风采、耳闻其大名。重大会议上也常常能见到他们的倩影。由于名声大,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随之加大,以至于在社会上造成许多错觉和误解。因此还闹出了一些笑话。发言人的荣耀有一年,某部委请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李肇星去做国际形势报告。李肇星副部长因为有其他安排,就让一位发言人代为前往。该部门主持人特别兴奋,在开场白中说:非常感谢外交部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