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2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616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8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571篇
理论方法论   256篇
综合类   4247篇
社会学   545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540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6 毫秒
41.
毛泽东一生丰功伟业 ,精神遗产无比宏富 ,而其科学思维则如奇葩一朵 ,光芒四射 ,全面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领域。毛泽东科学思维可以概括为“三大核心内容、十大特点、三块基石”。“三大核心内容”即 :民族独立和解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大特点”即破旧立新 ,富于创造 ;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 ;把握关键 ;提纲契领 ;人民本体 ,服务群众 ;思想占领 ,攻心至上 ;形象生动 ,形式丰富 ;思维开放 ,系统把握 ;逆向思维 ,出其不意 ;辩证统一 ,一分为二 ;超前开拓 ,高瞻远瞩。“三块基石”即 :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丰硕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42.
抗战开始后 ,毛泽东的建国理论逐渐成熟。从抗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毛泽东的建国理论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是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提出并丰满完善 :第二是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调整 ;第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毛泽东建国理论发生了一些变化 ,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3.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怎样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政党,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与中国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思想建党的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课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从而使党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着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44.
毛泽东、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既有许多共同特点,又有其不同之处。如在高度重视、严惩腐败、加强民主监督、重视思想教育等方面体现了其一致性,而在关于经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关系认识方面以及根治腐败的主要措施方面则体现出了其不同之处。在今天的反腐败斗争中,比较二的异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延续至今并将还要传承下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伟事业的根基。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历史任务,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奠基人;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拓者;他率先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率。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奠基性的。他取得的成就既是阶段性的,又是长久性的、历史性的。承传毛泽东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坚持他指明的道路,对于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建设工程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美国哈佛大学已故教授史华慈是当代最著名的现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其名著《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与毛泽东的崛起》是其博士论文并是其成名作。该书中,史华慈首次提出“毛主义”的学术范式,对其形成、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最早的论证。他强调:“毛主义”在革命的理念上与斯大林主义有着明显的差异,毛主义是“由农民所进行的革命”,而不仅仅是“为了农民而进行的革命”。前者强调农民自身就是革命的主体、性质和动力,而后者则只把农民利益当作革命的重要目标之一。显然二者的意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史华慈的这些论点对西方毛泽东研究领域影响极大。并引起了广泛争论。  相似文献   
47.
毛泽东对于发展利用资本主义有比较系统的思考。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必须使资本主义有个充分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也作了较多的探索,提出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毛泽东还指出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向外进行学习以及要节制资本等思想。  相似文献   
48.
毛泽东的人生价值思想 ,是毛泽东在 2 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人生实践的产物。它具有中西思想结合的理论渊源 ;人民群众至上的价值取向 ;社会历史进步的价值尺度 ;指导现实实践的价值功能等理论特色。在 2 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对于引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使我们坚持远大理想和现阶段实践的统一 ,促进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虽然同毛泽东哲学思想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但它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生长轨迹和建构逻辑。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是认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理论结晶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方法论提炼,《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其正式形成的标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哲学进一步展开和完善的阶段。建国后毛泽东军事哲学向认识新中国国防建设规律和人民战争主体的内涵建设规律等方面深化。  相似文献   
50.
毛泽东青年时期就具有的文化创造意识。他大胆反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旧文化 ,也反对中体西用 ,积极倡导并构建一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