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30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05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79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矗 《晋阳学刊》2007,42(4):105-111
用表征理论省察、考量赵树理文学,会发现赵树理文学也存在着表征危机,具体表现为其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如二诸葛、三仙姑、小飞蛾的文学性描写远胜于其"主要人物"如小二黑、小芹、艾艾等,而这些人物又是他所着力否定的。其主观追求同实际效果之间发生了严重的背反。造成赵树理文学的表征危机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谱系、话语范型支持,同时也与他对民间"小传统"中的诗意存在的回避、拒绝、否定有关。结果:一、造成对民间小传统的"暴力改写"和严重的妖魔化;二、使非文学的政治理性不断在文学土地上强势"殖民",导致文学越来越可能趋向被政治简单改写的危机。  相似文献   
82.
中国文学思想其实不限于学士文人之间的切磋讨论,统治意志对待文学的态度,其实亦起重大的支配作用。正视历史的真实相,则《四库提要》所体现的官方文论立场,则显然易见,而学界在整理总结《四库提要》的文论思想方面,亦已成绩斐然。唯于其中的观念的形成过程,则必待今存翁方纲所撰《四库提要稿》方能清楚理解。本文发现翁方纲拈出“神理”为判断文学根本性质,意义远出学界所“肌理”观念之上。然因其原出明茅坤《史记钞》,在抹杀前朝的官方意识的前提影响下,《四库提要》定稿者拒绝翁方纲的意见,更加有激于此而进一步强化官方意识,抑制文人学士的观念发展。  相似文献   
83.
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看,政治系统必须自觉推进政治文化创新:把社会公正作为政治系统的核心价值,提升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和选择力,着力培育公共精神,不断培育理性的公民文化,积极推进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主动吸纳借鉴世界政治发展中的先进政治文化资源,发挥政治文化的社会凝聚和整合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84.
一国固有的价值规范对社会经济系统及其运行效率的影响和约束,只有与特定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相结合才会产生。只有在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之下,才能就价值规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是有利抑或不利作出评判。  相似文献   
85.
麻天祥 《云梦学刊》2005,26(6):46-49
儒教哲学上绍三代之圣,下启孔孟之学,既体现了"天"的意志和道德训示,同时鲜明地流露出对"天与"、"人归"的远古黄金时代的终极关怀.既以天命论证王治,又强调性本之于天,通达于道.如此,天、祖、圣合一,命、性、道合一,对天命认同的外在超越,转向对心性关注的内在超越;由三代的理想,上接天命,并以性为道,以理为性,以心为理,终至"心统万物",在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基础上,不断实现自我调适,并系统化、精致化,而以官方哲学的优势,铸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儒家宗教的合理性终极追求,进一步得到思辨哲学的论证.这正是儒教哲学,也是中国宗教哲学继往开来的渊薮.  相似文献   
86.
韩毅 《河北学刊》2003,23(5):167-171
宋代是中国佛教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各类僧史著作的编写相当引人注目 ,其中尤以南宋僧人志磐的《佛祖统纪》最为著名。从《佛祖统纪》可以看出 ,宋代僧人的史学思想 ,不仅丰富了佛教史自身 ,扩大了它的社会影响 ,而且也为中国史学乃至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成分 ,它的出现有着历史与宗教的双重意义 ,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88.
本文试图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去研究、解释经济,提出经济是由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构成的大系统;经济结构由要素结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供需结构——组织和制度结构——运行机制结构构成;经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政治、社会、文化大环境。  相似文献   
89.
谢华伟 《理论界》2003,(3):61-6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国际互联网络的产生和迅速普及。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是信息的处理和传播技术的革命,它使整个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革,而这种变革必将引起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一场革命。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从内容到形式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网络经济促使会计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变革,并走向会计发展的新领域———网络会计。一、网络会计的含义及特点网络会计不是会计电算化的简单延伸。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核算手段的变化,会计职能、核算体系并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90.
关于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空账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诚 《社会科学》2006,(10):124-129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逐步建立了“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既吸收了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在强调保障的同时又兼顾效率。但是由于存在改革以前就已经退休的“老人”和改革前就已经参加工作的“中人”,他们的个人账户实际余额或者为零或者严重不足。但是仍然要给他们足额支付养老金。这使得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在严重的“空账运转”问题。为此,应从个人缴费来入手探讨解决空帐问题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