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0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55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琰  霍春辉 《理论界》2003,(6):155-155
我国的大多数国企已完成公司制改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领导运行机制监管不力,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科学的规范,导致分权制衡的作用失效并引发国有资产流失。因此,重申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公司制领导运行机制的监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2.
以2016—2019年2826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会效率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监事会规模对关键审计事项与企业创新投入二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不同供应链集中度的企业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据此,建议企业管理层积极分析关键审计事项,帮助利益相关者全面准确了解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内容;企业董事会及监事会充分把握与注册会计师沟通的机会,提高企业创新投入的决策能力及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63.
为了了解鞍山市中小型企业的厂长、经理和董事会的现状情况,鞍山市企业调查队对我市69家中小型企业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厂长、经理和董事会的15个方面的情况。调查显示,中小型企业在选择企业厂长、经理,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小型企业厂长、经理的责任更加明确,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企业活力得到有效的增强。同时,中小型企业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演变入手,分析了这两种学说的确立过程、存在和发展的因由以及后者取代前者的必然性。文章指出,我国目前实行的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存在许多弊端,应当适应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国际潮流,重构和完善我国的公司董事会制度。  相似文献   
65.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盈余管理现象十分严重。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会对公司盈余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董事会规模和盈余管理的程度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成反比,但t检验不具有显著性;董事会持股和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的大小都呈反比。根据以上结论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6.
我国众多上市公司借鉴英美国家经验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针对这一现象 ,从国际社会需求和国内公司治理现状两方面分析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之上 ,我们应对健全独立董事制度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67.
独立董事制度是一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仍然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减持国有股、对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构成比例进行调整、合理划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权力界限、改进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建立独立董事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途径来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董事会、公司治理与绩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43,自引:0,他引:143  
董事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工具 ,为公司的权益资本和管理雇佣契约提供了治理上的安全措施。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表明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分离并不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 ,对两职是否分离的选择应该赋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独立董事的力量单薄且与监事会存在功能冲突 ,应严格界定二者的权力界限并实施相关配套措施 ;市场化选择的董事会规模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董事会行为缺乏应有的效率 ,应改变非市场化的董事任免制度并完善董事议事规则 ;董事持股制度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强制持股并在任期内锁定的制度有助于董事关注股东价值。  相似文献   
69.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中重要的制度安排,董事会效率是指董事会各项职能发挥的效果。从影响董事会效率的因素出发,以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4年样本公司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对董事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构建了一个评价董事会效率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董事会效率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绩效会随着董事会效率的增强而提高。  相似文献   
70.
现代公司董事会的决策模式具有对外权威型和对内共识型的双重特征,从决策内容看,主要表现为大量非程序化决策,因此,董事会在决策过程中弥补信息获取不足、充分发挥群体智慧至关重要。为此,宜借鉴组织行为研究成果,在决策中做好信息数据的前瞻性把握,培养独立、多样的信息来源,积极、主动地参与战略目标设定,同时在董事会内部努力营造建设性冲突氛围,克服决策者认知偏误对群体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