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劳动者》2006,(3):25-25
什么叫“政府投入不足”,什么叫“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这话对老百姓未免艰涩难懂,找不着北。在200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用了一组切实的数字,进行了解读。(注:以下几组数字来源卫生部统计。)  相似文献   
32.
卓然 《老人天地》2008,(9):52-52
钟南山院士年逾七旬,却步履矫健。"非典"时期,他不仅是医务界而且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而今他又在为攻克禽流感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他的健康形象引人注目。经常有人向这位出身医学世家有着运动健将美誉的医学家讨教,谦和善谈的钟南山院士自然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33.
观点速读     
《决策探索》2014,(1):6-7
1钟南山:应将治霾成果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2013年,从年初到年末,雾霾由北而南,持续不断,愈演愈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直言雾霾更多的是人祸而不是天灾,他警示:雾霾比非典更可怕,治霾比抗击非典更持久更困难。  相似文献   
34.
《中外书摘》2014,(12):4-7
非典袭来中国首例报告的sars病人,即非典病人,也是全球首例,他是广东人黄杏初。2002年12月15日下午,黄杏初被送到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内科病区。当班医生叶钧强诊断其症状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两天后,河源市人民医院再次收到一位症状相同的患者郭仕程。叶钧强笑称与他们相会是“缘分”,这两位病人都是在外地患病后返回河源老家的。  相似文献   
35.
张芳  李迪 《今日南国》2014,(9):58-58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很容易看到各种“专家”“神药”的宣传,其中不乏虚假的医疗广告。钟南山院士曾在北京利用一天时间收集了88份报纸,找到了36条虚假药品广告,其中还有3条是假借他的名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则显示,在2245名受访者中,76.7%的人认为当前虚假医疗广告非常多;66.2%的人表示,自己或家人曾因听信虚假医疗广告而被骗。  相似文献   
36.
乔新生 《决策》2006,(7):55-55
前不久,钟南山院士提出恢复收容审查制度的建议,引来了极大的争议。随后,笔者发表关于收容遣送的观点,也引来了许多令人敬重的学者和评论家的关注。除了少数学者注意到作者不是为已经废止的收容遣送制度招魂之外,其他许多好心的学者和评论家都以十分克制的态度对我的观点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37.
《金色年华》2013,(6):65-67
你有多久没有听到真话了?从什么时候起,每每有真话出来,就好像在我们的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炸出了一声惊雷,媒体大肆报道,当事人扬名立万,官方如履薄冰,民众肆意围观……然后,如同一场不知适为何开始的狂欢,它了无声息的,又在不知为何中偃旗息鼓。是我们走的太快不懂得辨别了吗?以至于,丢失了说真话的本能?所以,我们选择了钟南山,在各种假话空话虚与委蛇表里不一的言论已经将我们这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就让我们注入一些真话的力量吧!  相似文献   
38.
那些话     
"大气污染是跟整个环境,跟外环境、内环境相关的,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可以考虑,可以隔离,可以采取各种办法,但是大气的污染、室内的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新闻1+1》采访时指出,北京十年来肺癌增加了  相似文献   
39.
《人生与伴侣》2006,(5):4-5
《中国青年报》报道:钟南山委员在政协医卫界会议上发言,谈到“一药多名”现象时说:“今天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领导参加,我说说药品的事。药价虚高和新药审批把关不严有密切的关系,国家药监局已经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就是证明。”钟南山委员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药监局。  相似文献   
40.
卓然 《老友》2008,(6):60-60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钟南山院士说":医改不只是为了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减压器’,更重要的是要造就一个健康的民族。一个是治病,一个是预防,二者不可偏废。"他的话博得了在座委员的鼓掌认可。话题一拉开,钟南山还对养生保健谈了自己的看法。钟南山认为,决定健康长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