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0篇
  免费   93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管理学   6342篇
劳动科学   770篇
民族学   667篇
人才学   825篇
人口学   867篇
丛书文集   8504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807篇
综合类   15840篇
社会学   2683篇
统计学   1934篇
  2024年   380篇
  2023年   1339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680篇
  2020年   713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1102篇
  2014年   2403篇
  2013年   2076篇
  2012年   2304篇
  2011年   2696篇
  2010年   2736篇
  2009年   3264篇
  2008年   3124篇
  2007年   2338篇
  2006年   2208篇
  2005年   1958篇
  2004年   1514篇
  2003年   1710篇
  2002年   1293篇
  2001年   1353篇
  2000年   1048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变化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情境和互惠文化背景,其特有的社会情境通过影响群体情绪存量推动着群体行动的发生和变化。基于湖南某县三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表明,在情绪存量递增的过程中,个体情绪不断被激化,逐步实现群体行动的情绪动员。在情绪被充分动员的基础上,乡村社会固有的互惠文化通过解决群体性事件中的组织者积极性、防止群体成员"搭便车"以及动员内外部资源参与群体行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从而有效地调动和整合了资源,促使群体行动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走廊、文化通道,中国正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学界以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历史地理、经济贸易到宗教文化,延伸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制度到国家文化安全等诸多方向。学术领域多元交汇的研究态势已经形成。以地域文化为分野的研究传统,如敦煌学、西域学、龟兹学等形成体系;在传统的丝路文化节点之外,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地区文化。随着国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战略推进,对丝路青海道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文化多元的丝路青海道在魏晋之后,特别是吐谷浑时期替代了河西走廊的繁荣,连通中原;在当代又面临来自中亚的宗教文化、跨界民族文化的冲击。本文以丝路青海道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这条古老的陆地通道上的民族交融、文化变迁,以及当代的多元文化品格。讨论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典型地缘文化特征的"边缘"地区,如何统筹、平衡,建立稳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出新时代实现青海道的复兴,必须建立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即健康的文化体系、特色的城镇文化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33.
34.
陈军花 《生存》2020,(4):0180-0180
我们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各种高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在当今的互联网背景下,对于家长们而言,要充分的发挥出互联网的正面效应,及时的消除不良网络信息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家庭教育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35.
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家庭形态,迁移行为对留守儿童健康水平影响明显。本文采用指数法构建适合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以四川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整体表现良好,不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的结构性差异依然存在,身体健康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明显表现不佳;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水平有差异但表现并不明显,家庭健康治理能力偏弱是两类农村儿童健康治理的核心问题。文章提出,父母应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促进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孩子与父母分离的基本方案,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平等健康治理体系和关爱体系。  相似文献   
36.
徐芳维  邓元时 《东岳论丛》2015,36(1):128-132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体,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较而言,有着明显的特征,其融入城市的意愿更为强烈,能力更为完备。农村存量资产转移和资产建设对农民工融入城市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和意义。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却没有农村资产。这个问题只能通过资产代际转移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资产代际转移是以农村资产流转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只要进行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允许和促进农民工土地、林地林木、宅基地、房屋等资产流转,扩大流转范围,规范支持资产流转,自然而然地就会转移到新生代农民工身上。  相似文献   
37.
38.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契合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违反这一要求的表现之一就是资源从生产率较高产业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低产业部门,导致整体生产率下降,即产业结构调整出现"逆库兹涅茨化"问题。梳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脉络,可以较为清晰地把握中国"逆库兹涅茨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城乡分割与服务业扩张两个理论视角,可以概括分析出引发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风险的潜在原因,以提出防范"逆库兹涅茨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创业生态对吸引、孵化、促进当地农村创新创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都江堰市为例,从返乡创业者、投资机构、政府部门、孵化平台和创业环境5个方面研究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生态,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效能。"为研究成都都江堰市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生态和发展状况,调研组对全市14个农业乡镇1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对50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及20名待创业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对政府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40.
泓晓 《妇女生活》2020,(3):11-13
她梦想当一名白衣天使,却阴差阳错成了“熊猫医生”。26年来,她和同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阴差阳错成为“熊猫医生”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儿时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兽医吗?侯蓉(以下简称侯):我老家在四川农村,小时候目睹身边亲友被病痛折磨的情形,我就梦想着将来做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