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51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333篇
社会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精髓,是贯穿邓小平哲学思想中的一条主线; 以发展为核心的辩证法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灵魂。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和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同一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52.
毛泽东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 ,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对毛泽东本人及其思想的研究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 ,各个学派竞相阐述自己的见解 ,形成了众多观点的激烈争论。本文着重从国外学者对《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研究入手 ,概述了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鉴于国外学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 ,因而对我国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具有十分可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
赵行良 《船山学刊》2004,(1):93-95,126
“道”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历代学者都研究过这一问题。我认为“道”不是一个名词 ,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指由“无”向“有”转化的过程 ,是“无”和“有”的统一 ,类似于海德格尔的“显现”。  相似文献   
54.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葛兰西就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80年代关注的是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这一关注与80年代的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紧密结合在一起。90年代之后,葛兰西的政治哲学思想受到学界的青睐,其市民社会理论构成了90年代国内市民社会一般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相似文献   
55.
春秋战国之际是社会发展特快期,实用知识和技术迅速发展。庄子敏锐发现了"机心"、"机事"、"机械",即技术,和人的主观物质欲望的联系,因为他全部哲学的基础是纯客观的"道",因为他对人的客观本质的发现,他否定了人的主观欲望,因而他贬斥为满足主观物质欲望的技术,赞美享受技术本身的纯技术,在涉及技术的寓言中,蕴藏着技术形成的原理。  相似文献   
56.
黄敏 《理论界》2006,(6):174-175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转型、文化变异、哲学突破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名实之辨”的思潮。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作为这一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在构建“道”这一理论框架的过程中,提出了“名实之争”的问题。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许多语言学思想,老子的语言学思想是其语言哲学思想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老子对“道”的命名中来体察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7.
随着20世纪初现代科学的猛进对17世纪以来机械自然观的颠覆,梁启超逐渐形成以“动”“群”“变”为表征的自然观,对“科学侵入哲学”风气的体验与批判,拓展了其自然观与哲学视野。现实关切和救世情怀,使其自然观与中外科学文化潮流和文化传统相表里,以强国新民为指归。  相似文献   
58.
随着20世纪初现代科学的猛进对17世纪以来机械自然观的颠覆.梁启超逐渐形成以“动”“群”“变”为表征的自然观,对“科学侵入哲学”风气的体验与批判,拓展了其自然观与哲学视野。现实关切和救世情怀,使其自然观与中外科学文化潮流和文化传统相表里,以强国新民为指归。  相似文献   
59.
当代中国文化要基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顺应国际形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哲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才能建构先进性文化。其中古代哲学的和谐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想,创新理念是其发展动力,求真务实是其品质特点,道德伦理评价是其选择机制,宽容豁达是其民族气派体现,民本理念是其宗旨所在。当代中国文化只有具备和完善上述文化价值功能,才能确保民族性形成和长效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0.
尼采的伟大,其哲学思想的深邃,其影响之深之广,历史已给予了很好的证明。尼采的主要思想观点有酒神精神、重估一切价值、超人哲学、永恒轮回和强力意志。这些观点中所包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对我国当代青年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