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41.
灶神信仰是土族群众之诸多信仰之一。本文利用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互助县土观村土族灶神信仰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42.
浅析"花儿会"对土族女性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在土族女性的社会化进程中 ,“花儿会”对她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 :1 培养未婚女性的成人意识 ;2 协调已婚女性的精神机制  相似文献   
243.
本文通过梳理土族民间叙事诗所塑造的各种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所体现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究从中反映出的土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44.
土族婚礼作为土族人重要的人生礼仪,是该民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文化涵蕴十分丰富,本文就其传统汉文化特征、地方差异性及文化价值取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45.
从波塔宁考察资料看土族族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淑琴 《民族研究》2006,(4):95-100
土族史是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土族族源问题一直受到民族史和地方史学界的关注,曾提出过各种观点,但至今未形成定论。本文介绍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人波塔宁在民和三川地区的调查,并结合史籍记载和国内研究成果,对土族族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做了补充讨论。  相似文献   
246.
文章通过对两个土族村庄中土族人的名字的调查,分析和介绍了土族命名习俗中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47.
本文主要从江河源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民族———藏族、土族、回族的建筑、服饰和他们各具代表性的一些民间工艺品等方面简单介绍了江河源部分民间工艺特点及审美意蕴 ,笔者欲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江河源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248.
吕德胜  张郁萍 《民族论坛》2012,(24):104-106,109
信仰"法拉"是青海民和三川土族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民俗事象。土族人民普遍信仰"法拉",从而在土族人民婚姻礼俗、丧葬习俗以及重大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中都能见到跳"法拉"的仪式和活动。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跳"法拉"这一文化事象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阐释与探讨,对记录、保存和传承土族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9.
刘晓虹 《南方论刊》2011,(5):80+79-80,79
本文从土族民间音乐的概况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土族民间音乐的分类,继而从保护土族民间艺人和土族民间音乐存续环境的角度,探讨了土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