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47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61.
许晖 《领导文萃》2010,(8):106-110
《辞海》对“汉奸”一词的解释是:本指汉族的败类,现在泛指中华民族的叛徒。后者是一种很含糊的说法,“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的代称,里面包括了56个民族,怎么能用一个“汉”字一言以蔽之呢?因此,“汉奸”应该确指汉族的败类,而作为一个国家共同体的叛徒,应该和国际接轨,仿照国际惯例——“法奸”、“韩奸”等等——可称之为“中奸”。  相似文献   
62.
文雅 《山西老年》2014,(1):50-5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汉族欢度春节的同时,有许多少数民族也和汉族一样辞旧迎新,欢度新春佳节。春节期间各族人民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体现了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63.
浅析青海汉族的神灵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灵崇拜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存在于今天,反映了一种共同的民族心理。在青海东部汉族集居的地区,崇拜神灵这一精神民俗渗透到生产、生活、娱乐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存。青海汉族神灵崇拜虽源于中原文化,但也受地方原始宗教的影响,虽无完整意义上的教义与宗教组织,但神灵崇拜体系比较庞杂,一些祭神活动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这就决定了青海汉族神灵崇拜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而神灵崇拜与当地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64.
改土归流所涉及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政治、军事、经济等问题,它还涉及大量的汉族迁入贵州,影响贵州民族结构、民族关系等.本文就贵州民族关系在改土归流这一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广泛、深刻的变革与发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5.
河湟文化圈中汉族一直是文化的主角之一,汉族入迁河湟地区后,在文化的叠加中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河湟汉族在重血缘的观念之下求子(尤其求生男孩)风俗较多,除传统汉族的文化因素外还有地缘影响,此观念对河湟世居他族也发生了文化涵化。本文以湟中县汉族为个案研究当下河湟人生仪礼、节庆民俗活动等方面的求子风俗,通过对湟中县的祈嗣民俗事象描述,认识文化圈文化涵化理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民族论坛》2012,(17):43-44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花垣自古以来就是苗族聚居的地方,苗族民间艺术十分丰厚,尤其以传统的苗歌、苗鼓为主。但汉族的戏曲如汉戏、花灯戏等,也在这里同步流行,苗汉文化经过碰撞交融,产生了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从而为苗戏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苗戏起源于古老的"蚩尤戏"和苗巫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67.
21世纪前10年,中国西部地区在许多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国家和沿海省市在西部的投资和项目建设大幅度增加,同时几百万中部、沿海汉族流动人口进入西部,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城市的转移速度加快,这使汉族企业和当地少数民族企业之间、外省汉族农民工和本区少数民族农民工之间在西部城镇就业和发展  相似文献   
68.
在晋陕蒙汉族民歌类型区划、结构区划的基础上,聚焦榆林—忻州民歌核心区,指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民歌数量巨大,体裁特征突出;民歌影响力甚巨;民歌分布地域差异鲜明;形态特征明显、相似度较高,并佐以直观的音乐地图。同时,揭示了地理区位、自然地理、政治历史、现代革命、方言等因素在榆林—忻州民歌核心区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69.
葬礼是人生礼仪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作为乡土文化深层结构的一种表征,必然含藏着诸多规则,本文以葬礼中的“帮忙人”为切入点,通过论述他们在世俗生活和神圣空间中的分工,来揭示男女两性的分工不同以及同性间的身份差异。  相似文献   
70.
中国古代,与成年人不会轻易剪发相比,儿童是可以剪发的.汉族为婴儿"剪胎发"有着固定的仪式程序,具有健康祈福、民俗祈愿、传承孝道、社会身份认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一定的舅权关系.这种对婴儿关爱的习俗,以其合理性得以代代相传;同时又表现出扩布性,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被周边民族和国家采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