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土族轮子秋运动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 ,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运动 ,本文试就从轮子秋起源、变迁、功能及与群众文化关系 ,探讨其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中文及特藏数据库"中,收集1986~2005年间有关"土族"和"撒拉族"研究的文献,进行研究主题、主要发文期刊、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四方面统计分析,试以文献资源为依据来看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土族"和"撒拉族"研究。  相似文献   
103.
作者在广泛的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对纳顿的整体考察,阐述了纳顿具有与区域农作物成熟时间相吻合的时序性;与农业用水密切相关的组织体系;典型重农轻商的思想表现;为感谢保佑庄稼丰收而酬神、谢神、娱神的功利目的;与农时极端吻合的各种祭祀活动等农事色彩.  相似文献   
104.
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其中经历了由巴而蛮(武陵蛮、五溪蛮),由蛮到土的民族演变过程.刘禹锡在被贬朗州、夔州期间接触了不少土家人,因此,其乐府诗创作的内容、形式、艺术风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巴人土家族民歌的影响,这使他的乐府诗创作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为后世诗歌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5.
纳顿是农事活动链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与牌头的选任、“叶尔将”、九月九祭祀、春天开耕仪式、堂运、浪青苗、立插牌、夏至嘛呢、庙神装脏等前期准备过程构成农事祭祀系列。农事祭祀系列作为仪式和象征的汇合,有其内在的构建逻辑,随着时空转换,信仰意识在逐步累积、升华。  相似文献   
106.
论河图洛书的哲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图洛书的原始传说以及历代学者关于河图洛书的文字解说和图像分析,表现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维。其一是时空论:河图洛书的图形表示方位和次序,是空间和时间概念的简明图解。其二是形质论:在《易》学研究史上曾有象数和义理两派,河图洛书的图形既展示象数,又深含义理,是关于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问题的形象表述。其三是知行论:传说伏羲据河图而创八卦、大禹据洛书而创《九畴》,这体现了《易经》的通变精神和中国古代哲学关于知行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7.
刘蔷 《北方论丛》2000,(5):124-128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启蒙教育的传统,《帝鉴图说》便是明万历朝大学士张居正和吕调阳专为士岁的小皇帝编写的一部帝王教材,希望他可以史为鉴,将来成为一位明君。此书因其内容上的雅俗共赏,形式上的图文并茂,自问世以来备受统治者和一般士人百姓一的青睐。四百年间多次释印传抄,不仅有汉、满,日各种文本传世,而且远播云南等边远之地,可谓“流播宇内,泽被士庶”等。对该书现存的四种时代版本和三种清工版本及一种日本刻本进行解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都有以歌传情的习俗,热烈美好的爱情也同时孕育了意蕴深厚的情歌。“库咕笳”作为土族特有的传统情歌,也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艺术风格和有别于“花儿”的特征,对土族人民至善至美的爱情追求进行了讴歌。此文将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9.
土族傩仪作为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土族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土族傩仪保留了先民们的生活习俗和大量早期图腾崇拜的遗迹,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土族复杂的信仰及民俗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0.
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往往揭示出一个社区或群体社会历时性演变的发展轨迹。本文选取土族社会家与族属的观念及其结构变迁的个案分析,旨在说明现代土族社会文化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社会整合与社区政治经济发展、族际长期有效接触、族群融合以及文化涵化的影响对土族社会文化变迁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