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589篇
社会学   414篇
统计学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前提都应该是快乐的妈妈。  相似文献   
32.
晓红 《女性天地》2014,(7):36-37
未婚妈妈误入“黑洞” 2011年4月,李文娟中专毕业后跟随老乡从湖南常德来到东莞一家制鞋厂担任质检员。同事徐明对她一见钟情,继而展开热烈地追求。涉世未深的李文娟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跟徐明过起了同居生活。  相似文献   
33.
简单的爱情     
温乃鹏 《老年世界》2013,(13):14-14
父亲是一个传统的男人,母亲也是一位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坦诚待人的典型传统女性。每天清晨,妈妈早早地起来做饭,清扫房间,然后,她把精心做好的早餐摆到桌子上,盛一碗满满的米饭亲手递到父亲的手里。父亲也很配合,保持他那固有的习惯性动作接过来,然后低下头,一声不吭地吃起来。吃完饭准备上班时,妈妈便大声喊道:“一定要注意安全啊!”她的目光,一直跟随着父亲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为止。  相似文献   
34.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来人口计生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写人宪法。我出生那天,爸爸守了我妈妈一夜没合眼,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变出来了一个女孩儿?在他沮丧的时候,我爷爷说:“男孩女孩我都喜欢。”妈妈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我就是喜欢!”  相似文献   
35.
某次作文考试,作文题目为《我的妈妈》。教师批到这样一篇作文:我从小失去了爸爸,跟着妈妈相依为命,我从小就过得很苦,没想到妈妈今年又下岗了……写得煞是感人。可是越往下看越不对劲,怎么许多的学生都是同样的遭遇呢?看来,尽管我们的教师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了习作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可是,我们小学生的习作说空话假话、表虚情假意的顽疾,仍然根深蒂固。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届届雷同的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脑海中可供写作的材料内容不足。即使学会了一整套的表达方法、技巧,也终因无米难为炊。要让学生的习作说真话、吐真情,表述具体、生动、形象,指导习作就必须从内容入手。只有从内容入手,学生的观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训练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相似文献   
36.
熊猫英英是首届中国杂技艺术节身价最高的动物明星,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只会表演杂技的大熊猫。十多年的舞台表演,使英英成为中国驯化表演艺术界里绝无仅有的一朵奇葩,几乎摘取了国际国内相关表演上的所有大奖,被泰国国王奉为“吉祥之宝”,被加拿大卡尔加里市长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英英风光全球的背后,一位名叫白玉陵的伟大女性,她放弃了自己前程大好的表演事业,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献给了祖国杂技驯兽事业,20年如一日地像母亲一样照顾英英,坚强地守候着它。如今英英早已成为了白玉陵生活的一部分,并融入了她的灵魂。美丽女演员的选择:…  相似文献   
37.
在家庭关系中,媳妇和婆婆的关系既很难相处,又十分微妙,虽然女人结婚后,都要改口叫婆婆为妈。可和婆婆相处,真能和妈妈一样对待吗?我的体会是,你可以叫她妈,像对妈妈一样来爱她,但千万记住,婆婆和妈不一样。就拿我婆婆来说,她确实是一个勤快的人,和我们住在一起时,每天早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拖地擦窗,但每次做完事,她总会在我面前说一句:“我帮你拖地擦窗了!”  相似文献   
38.
九阳 《女性天地》2014,(9):54-56
妈妈,是每个女人最大的幸福,但也同时面临人生最大的挑战,接受身心的变化和体验,既需要智慧,更需要耐力。产后塑形,是每位新妈妈都关注的重点,如何更科学有效地达到目的?下面的方案也许能帮到你——  相似文献   
39.
李晓 《领导文萃》2014,(1):126-128
“孩子.快点寄钱回来,妈妈需要一件冬衣了;孩子,把钱寄回来吧,爸爸需要一个电视机。”这是一位母亲的唠叨和催促,不到20岁的儿子.远在东京闯荡,苦苦维生。几乎每个月末,母亲就要打来电话,让他赶快寄钱回家,说家里快断粮了。妈,您怎么这么急啊。在电话里,他有些烦躁了,对母亲也开始躲避起来。他暗暗埋怨母亲心狠,不知道儿子谋生的艰难。有一年。母亲的生日到了,父亲要他回家,他没有回去,他怕面对母亲的目光。  相似文献   
40.
秦鸥 《社区》2009,(19):62-62
香港回归已经有十多年了,在我看来,十多年间香港最明显的改变是港人真正地“当家做主”了。公民意识增强,在香港可谓无孔不入,更不是中产的专利。也许,我妈妈的小故事,可以说明这一事实。我妈妈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妇女,她过去一直在工厂做纺织女工,至我高中时,香港的工厂都北移了,她没有工作,就留在家烧菜做饭。和绝大多数的家庭妇女一样,从前她眼里只有我爸爸、我和我哥哥三个人,顶多再关心一下街市菜价的变化,然后和隔邻家蔡太太聊一下街坊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