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2,(8):10-13
73类产品制造商被"驱逐"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2008年5月26日,广东出台《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根据决定安排,未来五年全省支持"双转移"的资金总额将达到500亿元左右。显然,这一"架势"所拉开的,将是事关整个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决战"。  相似文献   
12.
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严峻.为积极应对就业难问题,各高校纷纷与企业合作,尝试和探索更好地人才培养和输出模式.近十年来,高校企业俱乐部作为新兴的就业工作平台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高校中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但在我国西北地区高校中仍处于萌芽阶段,并在发展中遭遇了种种问题.本文从西北地区高校企业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出发,将探讨西北地区高校企业俱乐部发展滞后和艰难的主客体原因,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传统村镇及民居都具有民族特色,且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浩如烟海。因此,将这些成果进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全面地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内容、方向和成果进行分析,才能够为之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启示,更能够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保护开发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本研究主要利用公开出版的相关书籍和发表的文章进行分析,并按照民族类别来总结述评。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整体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对甘肃省回族的研究最多;从内容来看,对传统民居的类型和分布的研究成果最多。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等方面的不足,未来需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战略契机。研究基于西北地区2000-2016年省级层面数据,对"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下西北地区城镇化与旅游业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是促进旅游收入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第二,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前后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旅游收入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为西北地区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促进城镇化和旅游业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北地区曾是古丝绸之路的中枢要道,这里曾有多种文明交相辉映,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作为丝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力地反哺由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唤醒沿线国家的历史亲切感和文化亲近感。本文将以新疆地区为例,透过该地区文化遗产,追寻那些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多元文明,让历史说话,让文物发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生态教育与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根源,揭示了生态教育与地区环境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提出了加强生态教育、深化生态意识,实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晋十六国时期,除匈奴、鲜卑、氐、羌、羯等“五胡”外,这时在西北地区(今陕、甘、宁、青)还生活着其他一些少数族类,他们散见于史籍零星的记载中。这些少数族虽没有形成一定的势力,更没有力量称雄一方,但他们在这一时期的西北地区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北地区是民族较多、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一个地区。在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 ,如何总结历史经验 ,处理好民族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在总结传统的中国西北民族关系的发展及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 :西北地区要处理好民族关系 ,最终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走建立在各民族文化相同化、融合和利益相惠通的基础之上的各民族同向多样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北地区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即城市化问题。本文以城市化为研究视角,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化对西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由此认为城市是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城市化是西北各民族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