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21.
李志光 《源流》2015,(4):38-39
"到粤东西北老区镇、村走走,再到浙江、江苏、福建的老区镇、村看看,就会发现,我们的扶贫成绩并不值得沾沾自喜。""成效是显著的,但与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相比,与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愿望相比,还远达不到要求。"在3月16日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马兴瑞语重心长地说。他指出,扶贫目标任务尚未完成,我们要增强扶  相似文献   
422.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 ,成人教育以其独特的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回顾了解放前西北地区成人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在西北开发中的历史贡献 ,总结了解放后西北地区民族成人教育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并从理论层次分析了成人教育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辩证关系 ,由此提出发展成人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23.
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的社会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西部开发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高校大学生婚育意愿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为该地区人口规划、教育、就业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参考。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高校扩招造成的就业困难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生育意愿,而社会婚育理念进步反映到大学生生育理念中;大学生对期望子女重学历、更重能力的背后是革新的人才观念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424.
生态移民与西北地区城镇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西方人口移民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的内在关联性,着重探讨了异地生态移民当中,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5.
本文从我国经济社会及交通事业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战略应尽快转向西部地区,尤其重点转向西北民族地区;探讨了构建西北民族地区交通运输网络急需建设的几项大型交通工程,并提出西北民族地区交通建设资金的筹措方案。  相似文献   
426.
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根本之路。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质量下降,农民素质低下,观念陈旧,农业基础脆弱等。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采取综合措施,解决缺水问题;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加强生态建设;紧密联合东部地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素质,完善科技服务和推广体系;拓宽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资投入。  相似文献   
427.
《统计与社会》2011,(4):21-21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呼和浩特市要打造西北部金融中心,定位于西北地区区域金融资源集散中心,成为联动渤海经济区和西北各省区的多功能、开放型金融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28.
我国西北地区具有重要生态和战略地位,然而脆弱的水生态系统制约着这里城市的发展。西北地区历史上既有正确处理城水关系,水生态系统支撑城市发展和繁荣的有益经验,也有因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城市衰亡的教训。通过回顾历史,分析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建议在城市发展中树立人水协调的环境伦理观,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管理,城市发展规划必须充分考虑水生态承载力以及建立干旱区城市生态系统及综合防范与监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29.
基于相关研究和文献资料,对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制度文化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辨析。在西北少数民族的传统法规、民间禁忌和传统习俗中包含着许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诸如草原保护、动植物保护、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等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继承和提升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理成分,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