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68篇
  免费   3075篇
  国内免费   865篇
管理学   10043篇
劳动科学   2074篇
民族学   3109篇
人才学   2279篇
人口学   451篇
丛书文集   26486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5867篇
综合类   64855篇
社会学   11398篇
统计学   2145篇
  2024年   569篇
  2023年   2125篇
  2022年   1386篇
  2021年   2332篇
  2020年   2759篇
  2019年   2520篇
  2018年   1216篇
  2017年   2108篇
  2016年   2551篇
  2015年   4117篇
  2014年   8760篇
  2013年   6837篇
  2012年   7707篇
  2011年   10646篇
  2010年   10905篇
  2009年   10254篇
  2008年   10670篇
  2007年   7596篇
  2006年   6316篇
  2005年   5011篇
  2004年   4715篇
  2003年   4191篇
  2002年   3679篇
  2001年   3427篇
  2000年   2469篇
  1999年   1076篇
  1998年   670篇
  1997年   508篇
  1996年   437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1.
《全清词·顺康卷》及其《补编》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清词的研究,但总集的编纂是一项长期而且浩大的工程。且由于清代文献浩如烟海,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别集,为之辑补李式玉词129首,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62.
《檀香刑》中的钱夫人与孙眉娘虽在身份、相貌等外显生活形态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但内在精神状态却十分相似,都以男性利益为自我价值标准,被牢固地限定在以父系族权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中,以至完全丧失了女性自我意识,成为真正的"第二性"。这两个差异鲜明的具体形象,集中展示女性在父系族权社会里的两种生存状态:以身殉德与以色事人;二者的殊途同归,共同印证了男权文化对女性群体的规训,构成女德与女色的对照互证关系。  相似文献   
63.
文书档案是档案管理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记录了各单位管理活动的相关信息,具有图片以及文字等形式。在大数据时代,文书档案管理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积极融入信息化技术,以此使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快捷且迅速,有效提升文书档案管理质量。本文就大数据时代文书档案管理及信息化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有效促进我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4.
65.
近代中国人口问题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社会问题。人口过剩论与人口不足论是20世纪前半期两种主要的人口观点:人口过剩论认为中国存在人满为患的危险,应采取相应的抑制人口生产政策;人口不足论则认为中国不存在人满为患的问题,而是人口不足的问题,与之相应的应制定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实质上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改造中国社会弊病,图谋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6.
该文试图从甲骨文、金文的角度,对殷商的原初史料进行解读。近年来在殷墟以外的周原,陆续发现了原初史的甲骨文新资料,这些实证表明:原本落后的周族始祖,并未延续夏族独自发明的特有的文字系统(迄今考古学未能证实其实际存在),而是继承、使用了敌对的殷商王国的文字——甲骨文。20世纪我国考古学诞生之后,在古文献学传统的记载中,尧舜禹、夏王朝是"文献学存在"的;然而在考古学的意义上,偃师二里头文化仍不能验证"夏王朝"的"考古学存在"即历史真实存在。今后我们还应坚持强调年代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原初史提供更多的、合乎科学思维的考古数据,作为进一步研讨的坚实基础。该文试图运用现代科学思维,来解读殷商世系和天干十日的考证。  相似文献   
67.
68.
"张飞捉周瑜"故事不见于《三国志演义》,但在戏曲及说唱文学中一直都有流传.其源头最早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刊刻的《草庐记》,后被清宫连台本戏《鼎峙春秋》改编定型,逐渐影响至多种地方戏曲、说唱曲艺.由于《鼎峙春秋》以《三国志演义》为纲,巧妙地将"张飞捉周瑜"故事插入剧情之中,更容易被熟悉小说情节的观众接受,因此产生的影响更大.而这一故事在其他通俗文学类别中,同样存在向《三国志演义》靠拢的趋势.以"张飞捉周瑜"故事在通俗文学中的传播与演变为线索,可以发现许多"非小说故事"通过主动与小说同化的方式,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得到文学地位的"上移",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69.
关于牛汉《悼念一棵枫树》的通行解读,不仅与作者牛汉的诗学理念相悖,也很难说清楚《悼念一棵枫树》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将牛汉的"悼念"行为放置在现代人与大自然互为主客体的敌对性关系结构中,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可揭开牛汉"悼念一棵枫树"的现代性内涵。作为客体的大自然和枫树,实际上是以死亡的特殊方式唤醒了诗人,使诗人从单一可控的主体复活为自由生动的生命个体,因此,《悼念一棵枫树》表达的是一个被拯救了的生命向自己的拯救者发出的致敬和感谢。  相似文献   
70.
《老年人》2015,(5):60
30年前,大家常年玉米窝头、高粱饼子,还吃不饱,每月4两油还要凭票,有人甚至一年难得吃一次肉……可那时,三高、心脑病、糖尿病很少见。为什么?日子好过了,血液黏稠,血管老化,心梗、脑梗、中风偏瘫、老年痴呆等却越来越多……到底怎么了?我们哪里做错了?现在拨打4008-272-271,不用花一分钱,免费领取《多活三十年》,这本书是由数十位研究者倾力打造。为您全面解读血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