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3 毫秒
31.
新世纪展望     
21世纪的“新世界秩序”承诺要共同繁荣……也包括全球冲突的危险。这是这个时代的悖论。人类社会的规模(人口、经济产量、资源利用以及生产网遍及全球)既激起了巨大希望,也引发了超级挑战。国家管理和经济学的旧模式已经不够敷用。我们这一代挑战的解决方案需要史无前例的全球合作,但很少有人觉察到这种需要,美国和其他地方的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还在热烈争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2.
释启鹏 《社会科学》2024,(2):93-109
世界秩序关乎所有国家的发展命运,然而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一方面忽视了世界秩序得以形成的“过程性结构”,另一方面将世界秩序的变迁简单理解为霸权的此消彼长。针对这一认知偏差,文章以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潮的错综交互为基础,为世界政治体系的演进提供了四种概念化类型,即新秩序形成、霸权更迭、新方案失败以及旧秩序延续。其中,世界市场构成了世界秩序变迁的“底层逻辑”。1500年之前,世界市场有着多个中心,不同文明的国家处于相对平等的世界秩序之中,但随着以追求无限积累为目标的资本主义不断扩张,包容性、多中心的世界市场被等级制、单中心的世界体系所取代,战争、剥削与压迫成为世界秩序近五百年来最显著的特征。在这一体系中,霸权转移的基础源自世界市场主导权的转移。在21世纪之后,世界市场浮现多中心趋势,作为世界市场重要中心之一的中国,凭借其文明传统为世界秩序提供了新的蓝图。世界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33.
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自上世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已经并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广泛的变化。如何科学准确地把握这些变化,成为制定对外战略和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如何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推动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成为冷战后各国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改革不公正、不合理、不平等的世界旧秩序,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为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不断地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4.
基辛格和亨廷顿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理论学说建立的世界秩序,尽管他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基辛格是从西方秩序和非西方秩序两个角度来论述,而亨廷顿则认为国际冲突的根源是文化。但是,这二人对世界秩序的认知是建立在美国中心论的基础上的,他们以美国现在所处和所需要的世界环境为主要依据,以美国为中心,建立一个看似平等的世界秩序。然而尽管两者的理论切入点不同,世界秩序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也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识形态博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比较两种世界秩序,探索新时期世界发展的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一、导言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民族国家(Nation—State)组成的世界秩序中: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既是国内统治的基本框架,也是国际体系的基本单元。20世纪晚近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不断有学者预言“民族国家即将走向终结”,但著名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恰时地指出:“全球时代尽管已经来临,民族国家却并没有消失,而且将来也不可能消失。”  相似文献   
36.
国强必霸,这是西方500年来始终不变的历史旋律。然而,国强必霸并非普世的历史逻辑,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人类将开辟一条强而不霸的现代化之路。习武不是为了打人,强大不是为了称霸。"强而不霸"的选择与承诺,不是中国崛起的权宜之计,不是消解"中国威胁论"的策略考量,更不是泱泱大国的草率表态,而是基于当代中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以及现实逻辑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世界仍然处在霸权的阴霾之中,但霸权终结的曙光已经展露在新的地平线上。中国的崛起是终结霸权秩序的重要筹码,是重建世界秩序的中坚力量。21世纪,美欧主导的国际旧秩序必将终结,多极化将是世界秩序重建的基本方向,人类将有希望迎来一个没有霸权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7.
沈永兴 《中华魂》2014,(17):57-61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在同一世纪连续发生两次世界性大战,这是十分罕见和特有的现象,它对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秩序和格局部有重大关联,影响着整个20世纪,乃至直到今天还有它的遗产与阴影。  相似文献   
38.
当代世界秩序正在剧烈的转变之中.为了构想未来新世界秩序的蓝图,需要更彻底地理解现行世界秩序.孟德斯鸠是这一秩序最重要的理论构造者.他认为,为了避免专制主义的普遍统治,欧洲的君主国应当向共和国转型,而新生的现代共和国应当以商业贸易为重,并设立联盟以确保和平.孟德斯鸠的这一理论构想,已为当代各国普遍践行.这一秩序的弱点是容易为奢侈和贫富分化所腐蚀,孟德斯鸠没能为各国之间在财富上的巨大不平衡提供补救.  相似文献   
39.
凌空蹈虚是当下中国思想界的主要病症。尽管在学术理想与学术抱负上新世纪之后确实有了重大改观,在直面人类生存方面的理论勇气尤其让人刮目相看。可惜的是,有关中国现代思想的实体建构却始终存在着“思想落地”的困境。本文的研究与思考以为,重构具有可欲性和正当性的社会秩序乃至世界秩序,除了合理运用古今中外的各种理论资源之外,还须对这些资源的不同理路做出理论化处理和重思;在对全新的历史情势做出准确诊断的同时,尤须以中国为根据,以中国问题为出发点,方能确立中国理论发动和知识创造的真正可能性。  相似文献   
40.
经济危机中诞生的金砖国家机制,既是对新兴国家崛起现实的确认,也是在老牌帝国之外,按新兴国家利益重建世界秩序的最新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