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北宋著名词人苏轼词中运用了大量雨意象,这些雨意象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意义。情感内涵主要有两种:喜雨和苦雨,分别表现了作者轻松、愉悦和惆怅、苦闷的心情。东坡词中的雨意象可分为描述性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具有烘托和造境的审美意义;象征性意象具有隐喻和象征的美学意义。东坡词中雨意象的审美意蕴深厚,是他词创作具有重大成就的具体例证和体现。  相似文献   
22.
《东坡易传》与苏轼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所建构的思想体系,以《东坡易传》为基干,会通诸家,以儒为本,重视生命的价值,提倡人性的自由,追求旷达的人生境界,表现出一种自然主义的倾向。同时,融通三教,崇情抑性,重利致用,推自然之理,明人事之功,这是苏轼哲学思想的基点。  相似文献   
23.
眉山市东坡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人民群众满意为宗旨,以团结、高效、务实、创新为主题,以爱民之心、为民之责为己任,严格执法,秉公办案,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4.
东坡志林》是苏轼笔记散文的代表,无论其描写内容、叙述模式还是审美趣味,皆表现出与传统散文不同的追求与特色,成为中国古典笔记散文文体风格发生转变的典型之作。因应写作目的与叙写内容的变化,其审美情趣之特色尤为突出鲜明,这就是对深情与雅致、颖悟与妙理、风韵与趣味的追求。这种新追求,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小品文写作。以公安派为代表的晚明文人的小品文,与其即有着明显的承传关系,故从文学史、散文史的角度看,以《东坡志林》为代表的苏轼笔记散文的出现,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25.
四川境内,有关黄山谷的文物、遗迹之多,恐怕要算历史上入蜀文人之冠。名驰中外的成都杜甫草堂,就以黄山谷陪祀杜甫。在宜宾,有因黄山谷得名的流杯池公园、流杯池石刻、锁江石刻,以及后人建造的山谷祠、涪翁楼、涪翁亭、荔红亭、吊黄楼等胜迹。而射洪金华山、青神中岩、沪州滴乳岩、涪陵点易洞、万县西山等等地方也都有山谷的石刻题辞。这些文物古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黄山谷当年在四川的艺术活动是多么活跃!他谪居黔州(今  相似文献   
26.
眉山市东坡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采取六项措施狠抓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两年来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9183人,实现城镇就业8726人,为构建和谐东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7.
朱圣福 《中华魂》2014,(10):34-35
正读《东坡志林》,发现苏东坡对穷人的疾苦很不理解。《措大吃饭》是他写的一则讽刺小品。措大,旧指贫寒失意的读书人。文中说:两个寒酸学子在一起"言志"。一个说,我这辈子缺的只有吃饭和睡觉,将来发达了,我一定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另一个说,我与你想法不同,我当吃了又吃,吃个不停,根本没工夫睡觉。为了加强讽刺效果,苏东坡又拿现实中"马道士善睡,于睡中得妙"来反讽他们:"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奥妙)也"。  相似文献   
28.
邵继堂 《老友》2009,(3):46-46
主料:带皮的五花肉一斤二两。辅料:1.葱一两二钱;2.姜二钱;3.精盐三钱;4.酱油一两;5.冰糖五钱;6.八角、茴香若干;7.新鲜稻草一束。具体制法:将带皮的五花肉切成方块,新鲜稻草一束以"十字形"方法将肉束好,投入冷水锅内煮,待水烧  相似文献   
29.
在宋人注宋诗中,宋人所作的苏轼和陶诗注本现存可见的多达四种,其中保存在韩国由南宋遗民蔡正孙所编的《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中就有三种。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和陶诗宋注是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一、卷四十二两卷,施注采取了李善注《文选》的方式,注重典故的勾稽,但亦能结合当时的时事笺释坡诗。其最大的价值在于题下注,对和陶诗的背景及涉及的人物进行详细介绍。傅共著《东坡和陶诗解》是目前可知最早的苏轼和陶诗注本。傅注不但进行校勘,解释典故,而且还能结合注者本人亲自踏访东坡生前遗迹之经历来注诗。蔡梦弼的《东坡和陶诗集注》以解意见胜,其阐释受到了朱子学的影响。蔡正孙《和陶诗话》是现存最早的苏轼和陶诗研究专书,其注释主要集中在和陶诗创作背景的介绍、和陶诗典故的补注,以及和陶诗诗意的阐发上,具有较高的学术与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0.
东坡情话     
王镜轮 《社区》2008,(20):11-11
苏轼年少时经常读书至深夜,苏家的邻宅是个豪右之家。古人读书都要朗读,夜静更深。豪右之女经常偷偷倾听隔壁的渎书声。女孩动心了。她几次爬上墙头偷看读书郎,少年苏轼无意间推窗望去,她就倏然消失。一天她不顾一切翻墙而入,少年苏轼灯下合上书,心潮激荡。转而一想,如果现在图一时的苟且,那么10年的圣贤书都白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