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东坡情话     
王镜轮 《社区》2008,(20):11-11
苏轼年少时经常读书至深夜,苏家的邻宅是个豪右之家。古人读书都要朗读,夜静更深。豪右之女经常偷偷倾听隔壁的渎书声。女孩动心了。她几次爬上墙头偷看读书郎,少年苏轼无意间推窗望去,她就倏然消失。一天她不顾一切翻墙而入,少年苏轼灯下合上书,心潮激荡。转而一想,如果现在图一时的苟且,那么10年的圣贤书都白读了。  相似文献   
32.
东坡词作虽然只有350首左右存世,与其诗与散文相比数量显得少多了,但在词家中已属高产.东坡胸怀豁达,性格开朗,知识渊博,文思敏捷,在亲友聚会时,他喜欢唱和诗词,往往产生上品.文章选了他4首和韵词与原唱比较赏析,从中可见其思想境界、情感世界、艺术水平胜人一筹.  相似文献   
33.
东坡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上的主盟人物。他富于创造力和革新精神,在自己所纵横驰骋的各个文艺领域,几乎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绩。在赋体文学方面,他沿着韩愈、杜牧开辟的散文化的路子,在欧阳修赋体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文赋的体制,使颇受形式所束缚的赋体文学得到新的解放——他既吸收了赋体本身一些固有的艺术特长,又把散文的若干写法带进赋的疆域,提高了赋的表现能力、艺术技巧和感染力量,从而增强了赋的艺术生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以蜀学的代表性著作《东坡易传》为依据,从宇宙生成论、性命论、人性论等方面分析了苏轼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认为苏轼将道的本质规定为无时无处不与人共存共生着的“易”,而“得丧吉凶”的“易”出自人的情感判断和价值判断,因此,“易”也就必然导源于人的情感。苏轼从人的自然而然的本性中抽绎出情,再让情进入到本体的层次,使情、性、命处于同一个层面。在现实中,人的各种活动往往是首先从感情出发的,按照情、性、命合一的理论,人的情感实际上变成了人事活动的本源和根据。这就形成了其独特的情本论。  相似文献   
35.
着重考察了苏轼在<东坡易传>中对"道"与"性"的论述,发掘了其易学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内涵,即以佛道解道、性;与认识论上的内涵,即以庄解道、性.并指出苏轼易学哲学的特点在于"诸家并举,会而不通".其"不通"主要表现在本体层面的佛道之学与伦理层面的儒学之间的不通,而苏轼所心仪之庄学的认识论意义与理论宽容精神正好成全了这种"会而不通".  相似文献   
36.
西藏嘎玛沟长期与世隔绝,虽然在国内不为人熟知,但在国外驴友界却声名显赫。早在上世纪,美国和英国的探险家就相继对嘎玛沟进行了考察,他们都被这里梦幻般的自然美景所折服,赞誉嘎玛沟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山谷","世界十大景观之在珠峰东坡环线,可以饱览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四高峰洛子峰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的壮丽景观,享受世间最美的雪山盛宴。嘎玛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山  相似文献   
37.
“企业用工需求如何?薪酬多少?希望人社部门提供哪些服务项目……”带着这些问题,眉山市东坡区人社局最近组织工作人员走访了全区107家规模企业,并与园区企业业主座谈,了解企业所需所盼,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相似文献   
38.
《领导决策信息》2014,(27):16-16
正7月5日下午,杭州7路公交车行使至东坡路与庆春路交叉口时起火燃烧。共有29人住院治疗,其中15人病情危重。据杭州警方通报,此事系人为纵火事件。针对此类事件,公共安全专家建议,应当加强城市交通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并且举办培训、演习等活动,增强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39.
汉语词汇传承至中世的日本后,许多词汇的内涵和用例都发生了不同于母体国的变异。如日僧策彦周良所撰的日记《初渡集》中“东坡”、“丁丁”、“庐陵”、“烟景”、“一指”及“买臣”等词语虽皆源自中国,但已明显有别于我国同时期的用法,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是新思想、新文化输入之结果;二是某些词汇一旦离开母体,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原来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信息易被摒弃或替换,常会通过表象或直觉赋以新意而作他用,这也正是域外汉语词汇的一种异于母体的传承与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0.
郭知达《杜工部诗集注》 ,郭知达序、《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说是九家注 ,但经过实际考察 ,可以发现注家有二十家左右 ,注中尚有伪东坡注。《杜工部诗集注》很可能是利用黄希、黄鹤用以补注的《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一类集注本重新增删、组织、撰写而成。就集注的简要与准确而言 ,堪称宋代之冠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