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7篇
丛书文集   197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376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马莲 《南都学坛》2005,25(6):70-76
20世纪以来的两汉词汇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的不断拓展、研究材料的不断开掘、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等方面。目前,还有很多踏实的工作要做,如加强词汇理论研究;做好资料整理工作,继续重视断代、专书研究;某些课题有待深入研究;加强语料库建设,加强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2.
洛阳东周两汉瓦当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东周两汉时期的瓦当资料多来自于当时的建筑基址、烧窑、灰坑和墓葬中。瓦当种类有半瓦当和圆瓦当,东周时期以半瓦当为主,两汉时期多为圆瓦当。瓦当纹饰主要有饕餮纹、涡纹、卷云纹、动物纹和文字瓦当等。  相似文献   
83.
王跃  章夫 《四川省情》2005,(5):33-33
成都平原有都江堰的灌溉之便,成都地区又是著名的生猪生产基地,川西平原物产丰富,连李白都感叹“锦城云乐”。成都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千姿百态,不同黄土高原的人生活那么单调乏味。那种风沙、那种干旱、那种贫瘠很使人悲怆。成都人没有这种悲凉感,盆地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四季桃红柳绿,生活富足,使成都人产生的是陶醉感和满足感。一座城市的兴起必须依托肥沃的经济腹地,特别在农耕时代;要有足够丰富的农业产品,才能保证其它各行各业的发展。西安(长安)是建立在渭河平原之上的,太原建在汾河谷地,正因为如此,建立在川西平原上的成都在两汉三国时…  相似文献   
84.
本文探讨了纳西族叙事长诗《玉龙第三国》的时代背景,以及英文翻译的重要意义及相关问题,由此分析了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5.
戒文发展至两汉时期,与先秦相比,类型上更加丰富了,尤其是反映着汉代人的家庭观念的家戒文篇量更是引人注目.本文拟就戒文在汉代的这两大特点进行共时的探索研究,以期对此时期戒文的自身文体特点和时代特征有较为深入的把握.  相似文献   
86.
禹平  王柏中 《学术交流》2006,(9):173-178
两汉时代,太常作为汉代国家中央官制体系中的重要职官,列于九卿之首,其职司之一就是主管祭祀礼事,太常属下的机构十分庞大,太常卿不仅主管神事,还兼及陵县的民政与学校教育。太常卿不仅总领属下诸多祭祀管理的职能部门,而且自身在祭祀活动中也要充任特定的礼职。尽管如此,其核心政务仍是掌管神事,太常的主官与属司都有相应的礼事职能,并且两汉时期太常机构的变化及皇权的加强,也对太常的祭祀礼事职能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论三国时期的交州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时期,交州的战略地位凸显,备受关注.先有曹操、刘表将交州纳入势力范围;赤壁之战后,刘备、孙权的交州之争体现了双方既联系又斗争的关系,并形成三国最后的地理均势;最后,晋、吴对交州的争夺拉开了晋统一全国的序幕.交州之争大致反映了各派的战略意图,力量的消长,也昭示了三国的分裂、统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88.
近日略有闲暇,重读《三国演义》消遣。当读到第一百一十五回“诏班师后主信谗托屯田姜维避祸”,突然生出无限感慨,以为三国故事里这一段最为悲壮。尤其到后来姜维诈降计失败,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第一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依稀中似乎见到  相似文献   
89.
张学锋 《中国学术》2003,4(4):307-313
《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以下简称《家风家学》)是王永平在十五年来研究两汉江东士人群体和六朝侨、土世族的基础上,继近年发表的(两汉时期江南士人行迹考略)、(东汉时期江南士人群体的兴起及其原因)等论文之后推出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90.
两汉是中国古代上古婚姻向中古婚姻转化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乡村婚姻具有了越来越鲜明的特性,从婚姻的基本功能到婚姻的基本程式都与城市官僚贵族婚姻有着明显的不同。乡村婚姻功能中的经济与生产功能、乡村婚姻程式中礼俗关系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与把握两汉乡村社会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