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9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818篇
劳动科学   155篇
民族学   132篇
人才学   301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1417篇
理论方法论   410篇
综合类   4239篇
社会学   1960篇
统计学   2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894篇
  2010年   985篇
  2009年   770篇
  2008年   1026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周敏 《江汉论坛》2007,(2):115-117
批评界对奈保尔的评论多集中在其作品的"后殖民"特征上,而奈保尔本人提倡作家应当是世界人,认为作为世界人的作品不应该囿于狭义的种族主义或民族主义.本文以其代表作<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为例,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毕斯沃斯先生悲喜交加的人生故事的解读,揭橥作者对寻绎"自我"意义的个体的悲悯情怀,对他们生命价值的张扬和肯定,以及作品所蕴涵的超地域性的人类关怀.  相似文献   
92.
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还是你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从而能够从人  相似文献   
93.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用艺术来表现自然,用自然来隐喻人生,从人生又回到自然和艺术,使艺术人生化,又隐含着人生的艺术化,从而创造出山水诗画独特的中国式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94.
"革命+恋爱"这一小说模式深刻地反映了政治与审美的合谋关系,而装载着个人情感和欲望的身体充当着它们之间的桥梁,起到了连接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功能.由于对个人经验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无视,早期革命文学中的"身体"只是徒具获得民众情感认同的条件和形式,却并未透过个人的身体表达特殊而复杂的人生体验和人性内容.  相似文献   
95.
[案情介绍]2003年,朱某某从安徽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科毕业,2004年取得了助理医师资格证。2006年,朱某某携其妻到某市开了一家个体诊所。后经附近群众举报,当地卫生监督所和公安部门前往该诊所进行联合执法。现场调查:这间"诊所"设在居民房内,一间门面,里外两个小间,里间是"药房",摆着一个医疗桌,还有一张床和一个衣柜;外间是"输液室",有一张床、沙发、电视、冰箱和煤气灶,房内没有悬挂行医执照。当时,该"诊所"门还开着,一位妇女正抱着一个小孩坐在门口的沙发上,朱某某之妻正给一个小孩输液,里间朱某某在给一个妇女看病,当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突然进入时,顿时慌张起来,朱某某和其妻急着要离开,但这个时候,执法人员已经堵住了门口,人赃并获。  相似文献   
96.
菜里人生     
生猛海鲜。您尽管照吃。但也不妨进湘菜馆。要上一盘熬毛豆。品味下家常菜。兴许除了吃。您还能悟出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97.
当代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中篇小说<谁家有女初养成>,是一部荡气回肠、让人感慨万千的作品.它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潘巧巧沦为杀人犯的过程.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与少女潘巧巧命运相关的人物,他们或温情脉脉极富爱心,或十恶不赦愚昧至极.他们共同造就或目睹了潘巧巧的悲惨命运,但同时,他们也在完成着各自的悲剧人生.作品以精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深厚的感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代世俗画,揭示出了令人深思的主题.  相似文献   
98.
前期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是在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中作为一种策略被提出来的,创造社同人自己对此缺乏真诚的信仰,也没有真正践行这种艺术主张,一旦在文坛站稳脚跟,他们也就抛弃了这一主张,转而大力提倡"为人生的艺术"和"革命文学",从而造成了所谓"方向大转换"的假相。  相似文献   
99.
中国传统文化重宗法人伦 ,西方文化重个体自由 ,这是中西文化根本差异所在。在向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过渡与发展的过程中 ,中国必须革新重宗法人伦而轻个体自由的传统文化 ,而重个体自由的西方文化及其西方文学为这种革新正可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运动的历史证明了这种借鉴的必要性与巨大意义。 2 1世纪的中国仍要反封建 ,仍要继续文化革新 ,仍可从西方文学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0.
《聊斋志异&#183;香玉》的故事属于纯美一类,其完美性主要体现在环境的雅洁,人物的纯真和故事的淳美三方面,它的悲剧结局显示了某种深刻社会人生的哲理,即:现实社会人生总是充满诸多不中意,不完满的缺憾,至善,至纯,至美的理想境界总是难于求索,难于追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