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公共演讲中的人际意义对维系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个体化是研究人际意义的语言学手段之一,它从语言使用者、社会文化资源分配与亲和关系出发,将语篇看作语篇生产者主动协调社会关系的过程。外国政府官员通过抗疫演讲动员民众抗疫,是个体协调社会关系的典型范例。对演讲语篇关键词和索引行的语篇语义分析发现:(1)抗疫演讲语篇呈现“发生—应对”的逻辑序列;(2)概念意义在被注入人际意义后建立了个体间的情感纽带;(3)主流文化身份、国家人物和事件这些绑定符号推动了群体联合;(4)在个体—群体连续统上,从个体到群体的价值和身份协商建构了顺应、同化和合作的社会过程。  相似文献   
92.
中国已无可回避地置身于全球风险社会之中,这一客观情势要求在社会治理中必须提高“社会”灵活主动的参与与介入,强化“社会”的自我管理,但社会个体化所可能导致的原子化又严重威胁着社会自我管理的“社会”基础.为此,必须顺应新的历史条件重建“社会”这个既有别于市场、又有别于国家(政府)、同时又能与这两者积极互动的行动主体.而社区与社团,则是“社会”这个行动主体的基本承当者.  相似文献   
93.
保罗·霍普在《重建》一书中认为现代社会的个体经历了"全球化、反传统性以及后福特主义"的三重脱嵌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容易缺乏本体性安全感,且容易导致与社会相疏离的原子化生存状况,从而最终威胁共同体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对此,霍普认为必须构建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协作模式来推动公共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4.
文学的个体价值是文学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属性。网络文学呈现出个体化的价值取向。从网络文学创作者的自我表现角度来看,个人立场的确立、个人情感舒泄需求的满足、个体精神自由的获得标志着文学个体价值的实现,这三个方面也构成了网络文学个体化价值取向最主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
同一性概念是个人同一性研究的理论前提。 在对个人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 洛克强调个人同一性的标准在于意识而非心灵实体或物质实体的同一性。 鉴于洛克的这一立场, 研究者们试图使用相对同一性的概念来解读洛克的同一性理论, 从而避免 “ 个人” 与 “ 实体” 两个概念之间的理论张力。 本文结合洛克的文本来澄清其所主张的类名依赖论题, 并论证了洛克主张绝对同一性理论; 而个人同一性的标准之所以不在于实体的同一性, 乃是因为个人是复合体。  相似文献   
96.
风险社会是灾难电影的社会学语境,灾难电影中的灾难场景表达了社会结构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并且承载了人们对风险的伦理思考——如何面对并处理超出社会结构的不确定力量.基于"确认风险"与"感知风险"两个风险认识维度,灾难电影以"感知风险"的认知形态参与建构了风险社会的事实;灾难电影的个体命运叙事以"灾难终将过去"的结局寄托了人们意图掌握自己命运的伦理诉求.当维系社会结构的理由日益形式化,灾难电影传达了反思现代性的伦理主题:现代人需要从个体中汲取支撑社会合作的自然人性力量,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97.
伴随现代性日益彰显出多元形态,个体化与群体性成为社会行动的二元对立统一。当"空巢青年"逆群体性行动对规则遵从与社会关联产生影响,该群体就会在自我确证与反思中进行合法性探寻。"空巢青年"逆群体性张力结构造成传统规则衰微,将行动合法性诉求纳入"抽象社会"规则遵从的工具化轨道。"空巢青年"的社会关联是规则遵从下秩序建构与社会整合方式,它使得个体化背景下理性社会发展的自诀得以可能。"规则—行动—秩序"的解释框架可对"空巢青年"的产生基础、行动逻辑和功能的合法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8.
以真实性标榜的纪录片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状态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一些叙事结构上的变化。叙事对象的个体化同叙事的情节化,让电视纪录片变得好看,而电视纪录片中大量细节手法的运用则使得电视纪录片变得丰满起来,不可否认悬念在电视纪录片的运用确实使得电视纪录片故事性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99.
王小章 《浙江学刊》2015,(1):183-193
人类社会已迈进了焦虑的时代。焦虑的本质是基于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之可靠性、持续性的基本信任的本体性安全体系的瓦解;本体性安全体系的崩解源于因生活之惯常秩序的消失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在现代早期,理性与革命对传统秩序的撬动开启了不确定性的闸门;风险社会的来临标志着不确定性向全球、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弥散,从而也迎来了本体性焦虑的时代。面对日益叵测的命运和未来,人类以各种方式努力寻求安全保障,但这些努力不仅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焦虑,而且在今天这个体化风险社会中,其本身也越来越难以为继。风险社会可能导致"不平等"的社会价值体系被"不安全"的社会价值体系所取代,从而相应地产生由焦虑得来的团结。在中国,除了要承受个体化风险社会之一般性的焦虑,社会成员还要多一分权利缺失状态下面对尚未完全被驯化的权力的惶惶然。  相似文献   
100.
论"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的形成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内容及其形成发展过程,并以中国素质教育政策和调查资料为依据,论证了在中国英语教学中施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