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68篇
  免费   676篇
  国内免费   302篇
管理学   518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162篇
人才学   15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429篇
理论方法论   1421篇
综合类   10249篇
社会学   734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1171篇
  2013年   966篇
  2012年   1389篇
  2011年   1424篇
  2010年   1327篇
  2009年   1398篇
  2008年   1674篇
  2007年   1320篇
  2006年   1253篇
  2005年   1151篇
  2004年   1112篇
  2003年   975篇
  2002年   796篇
  2001年   663篇
  2000年   527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葛兰西从"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入手,把"实践哲学"看作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所谓"实践哲学",就是"一种绝对的创造性活动"。葛兰西以此为基石,一方面批判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物质一元论"与唯心主义哲学观———"精神一元论";另一方面,批判了对马克思思想起源和组成部分做僵化的研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内在统一的,是一种总体的知识。同时,葛兰西也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和经济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简言之,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哲学不是一种理论教条,而是一种历史性的政治实践。哲学不仅描述了这个世界,而在于推翻非人的旧世界,并建立合理化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992.
在古希腊哲学中 ,从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美尼 ,赫拉克利特到恩培多克勒 ,阿那克萨戈拉 ,再到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 ,都对始基问题作物质性阐释 ,并以此为切入点 ,在人类认识史上开启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文章试图在概述基础上 ,阐明其演变的内在逻辑 ,从而揭示其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9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陷入了困境,"语言学转向"是哲学家们为使哲学走出困境而进行探索的一种产物.罗蒂与阿佩尔都认为这一"转向"不够成功,未能使哲学走出困境.为此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改造方案.罗蒂的后哲学文化强调剥夺哲学的特权,使之融入文化的领域之中,成为一个平等的对话者;阿佩尔的先验语用学则强调哲学应建立在主体间性维度的基础上,仍坚持先验语用学具有奠基的功能,先验语用学把先验哲学、语言分析哲学、解释学和实用主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第一哲学的第三范式.相对而言,阿佩尔的哲学改造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4.
目前,哲学研究中的"技术转向"有两层意义:一是指作为学科的技术哲学正在成为哲学中的热门,即狭义的"技术转向";二是指哲学视野的转变,即以技术哲学的语言来解读以往哲学所关心的一切,即广义的"技术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变革与哲学中的"技术转向"之间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95.
2001年"8.7"讲话以来,江泽民同志就社会科学发展问题连续发表了三次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关怀.我们要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肩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化、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996.
维特根斯坦是自康德以来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性质问题作深入思考的又一位重要哲学家。他在后期哲学中认为 ,以往哲学总是采取心理主义或本质主义的单一固定模式来理解日常语言 ,结果导致了哲学语言的痼疾。基于此 ,哲学的任务是 :既要全面了解日常语言所描述的问题 ,获得“全貌概观” ,又要依照某种具体情境 ,对日常语言停留在“家族相似”层面上的理解 ,以还日常语言丰富和真实的“游戏”本色。  相似文献   
997.
马克思博士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和马克思公开出版的第一部作。本立足于本,具体分析了马克思通过博士论这一哲学练狱究竟在哪些方面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哲学,又在哪些层面实现了对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和跃迁。  相似文献   
998.
郭象以“独化玄冥”为命题建构了庞杂的唯心主义体系 ,作为魏晋时期的特殊哲学家 ,他的唯心主义杂质及错误的社会观应予摈弃 ,而其中的许多合理因素必须肯定。郭象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解释学的视野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首先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的。我们应当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确立科学的解释学意识,并以此来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这样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其独特的智慧特征,它集中表现在从阴阳对立面的同一性、平衡性与和合性的维度,探讨了世界万物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凸显了辩证思维中的"和合性"原则以及"和实生物"的系统创生性原则。与西方哲学传统相比,它的独特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在统一的人类辩证思维的发展史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文本"出发,着重考察了阴阳和合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普遍特性,评析了它独具特色的辩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