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75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安徽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和史前人文环境为这里史前文化的繁荣和文明的出现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以蚌埠双墩、含山凌家滩、潜山薛家岗、蒙城尉迟寺遗址为代表的、内涵丰富的安徽史前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起着积极的影响,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证明了安徽在推动中国早期南北文化交融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2.
历史将永远铭记:2008年8月8日晚8时,一个守望百年的历史时刻。当第29届奥运会的圣火点亮北京的星空,点燃一个民族的百年梦想之时,五环旗下的中国与世界一起激情绽放。那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东方;那一刻,奥林匹克文明与中华文明实现了一次伟大的碰撞与交融;那一刻,让人类见证了中国的力量……那一刻,  相似文献   
103.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从民间酒俗、酒令到酒政,酒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像颗夜明珠镶嵌在中华文明这座宝塔中.但是把酒文化作为一门学术研究对象并应用到酒类生产企业开拓市场的主旋律中去,却是近几年才有的事.  相似文献   
104.
当代齐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齐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相比较而言,齐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齐国历史、齐文化的整体研究方面以及对齐文化的某个重要人物的研究,如在齐国历史、齐文化的整体研究方面,则有李新泰主编的《齐文化大观》,王阁森、唐致卿主编的《齐国史》,王志民主编的《齐国史》,宣兆琦编著的《齐文化通论》和《齐文化发展史》等,以及齐文化的集大成之作《齐文化丛书》;对齐文化的某个重要人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稷下先生、管仲、晏婴等人物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方面,其著作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相似文献   
105.
文明的转型     
西方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生存的基础。文明范式的转型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在世界文明新的大变局中.再度振兴的中华文明将肩负着开创人类未来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6.
107.
越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越文化是中国优秀地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3月,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成功申报为一地多点式的首批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  相似文献   
108.
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从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开始,逐渐形成了包括中医药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在内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医药学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五千年连续历史、独立于西医的医学,它与我国的京剧、国画号称国之三宝。  相似文献   
109.
心灵 《当代老年》2010,(2):56-57
我国是礼仪之邦,以礼为基础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续。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礼仪水平的高低,是其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一个团体、个人礼仪修养如何,是其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当下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0.
李橙 《人才瞭望》2013,(12):69-70
宋代是一个以仁厚治天下的朝代。三百年的基业,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始终把“仁”作为治国的方略。赵匡胤仁厚,最被人称道的就是不滥杀。其实何止是不滥杀,他当真担当得起“心胸宽广,仁义无双”的美名,这一点历史上所有的君王都无出其右。如此仁厚待人,自然甚能得人。不少史论家认为中华文明在宋代达到鼎盛,与开国者赵匡胤的仁厚得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