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决策探索》2013,(7):10-11
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面对丰收的喜讯,很多人存在这样的疑惑:夏粮如何在高的起点上实现连年增产?丰收有无水分?连年丰收后,我国粮食安全是否已经安全无忧?夏粮丰收有无水分?我国粮食连年增产,政策、科技、气候等因素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2.
"以前"、"以后"出现最早、用得最多的是单方向地限定时间和历史范围。先秦时期,很少使用"以前"和"以后",多数时候是使用"之前"和"之后"。两汉以来,"以前"、"以后"虽然比先秦时期用得更多了,但"之前"、"之后"也同样经常使用。特别是"之后",在《史记》以来的历代史书里,往往用得比"以后"还要多。现在也使用"之前"、"之后"或"前"、"后"限定时间范围,但表义却随便安排。"前"、"后"是方位词,无论"前"、"后"还是"之前"、"之后",表达具体的空间方位都不包括分界点在内,表达时间也不包括分界点在内。这些例子"之前"、"之后"和"前"、"后"加括注"含"什么什么,是违背本义和本来用法的,都应该纠正。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如果"以前"、"以后"是以短时甚至瞬间所发生的事件为分界点的,往往不包括这个事件在内。作为分界点的事件标志旧时期的结束,新时期的开始,用来表达旧时期的"以前"更不能包括分界点在内。  相似文献   
43.
平远船灯     
陈耀宗 《源流》2011,(7):74-75
船灯,是我家乡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从我记事起,逢年过节,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人们翩翩欢舞起船灯,迎丰收、庆太平、度佳节。那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美丽画船,悠扬动听的船灯曲调,使人久久难忘。我的家乡——平远县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梅州客家人迁徙的第一站,又是革命  相似文献   
44.
主持人语:自政治学产生以来,如何构建良好的公共生活就成为其研究的重要命题。二战以后的比较政治学更聚焦于政治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政治路径的构建与批判。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政治生态不同,普适性的政治发展路径依然难以成为现实。寻求世界发展共识、探索本国特色的道路就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政治学家新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45.
今年我国粮食将连续第五年获得丰收。全国夏粮产量2408亿斤,比上年增产61亿斤,增长2.6%。早稻产量632亿斤,比上年略增1.2亿斤。秋粮在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的共同推动下,再获丰收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46.
论《花间集》对宋词女性意识的奠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倚声填词之祖”的《花间集》,无疑对后世词创作与词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奠定了词“以艳丽为本色”的性质,以佳人美貌及男女艳情为主要叙写对象,以是否能合乐(尤其是女乐)而歌判断词体性之正变,甚至《花间集》中美女与艳情的描叙也开启了后世词学为尊词体而勉力攀附香草美人之《风》、《骚》之旨。换言之,《花间集》奠定了宋词的女性化特质,使得以后近千载的词创作几乎没有完全脱离过言“闺情”的“本色”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女性意识的刻画和反映。  相似文献   
47.
《今日南国》2007,(17):6-9
中国福利彩票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诞生的. 建国以后,我国的社会福利工作有了很大发展,收养了一大批社会孤老残幼人员,安排了一大批有劳动能力的盲聋哑残人员.尽管国家做了很大努力,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8.
从秦汉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以后 ,国家政权成为汉越互动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其作用并不亚于中原汉人南迁带来的民间文化流动所造成的影响。国家政权通过构筑国家政治体制 ,不断支持以华夏———汉文化为代表的国家正统文化的扩张 ,促使南方百越逐渐走向涵化 ,最终导致汉文化在南方原百越活动区域取得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4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随苏东巨变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福山认为意识形态领域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斗争已经终结,为此德里达认为,马克思主义虽然存在着结构上的自身矛盾,但作为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产物,不管从其发展和功用上来看,马克思的精神、灵魂将永世长存。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的批评虽然有失偏颇,但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些批判,并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彰显其真理性。  相似文献   
50.
明朝灭亡后,成为遗民的陈洪绶不甘做清朝顺民.孤臣遗世,醉狂激越,借僧活命.在他生命的最后8年岁月中,晚景凄楚,身心俱苦,胸中郁结,皆托于诗画.明亡以后的陈洪绶不仅完成了人格灵魂的洗礼,而且在艺术心境上得到了升华.他经受住了心灵的天问,以高古的才能、耿直的秉性、郁结的性格、无奈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家的生命符号和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