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60篇 |
免费 | 637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276篇 |
劳动科学 | 187篇 |
民族学 | 535篇 |
人才学 | 440篇 |
人口学 | 234篇 |
丛书文集 | 6755篇 |
理论方法论 | 1199篇 |
综合类 | 12435篇 |
社会学 | 1369篇 |
统计学 | 13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篇 |
2023年 | 575篇 |
2022年 | 560篇 |
2021年 | 649篇 |
2020年 | 593篇 |
2019年 | 578篇 |
2018年 | 260篇 |
2017年 | 449篇 |
2016年 | 563篇 |
2015年 | 868篇 |
2014年 | 1903篇 |
2013年 | 1500篇 |
2012年 | 1703篇 |
2011年 | 1813篇 |
2010年 | 1851篇 |
2009年 | 1919篇 |
2008年 | 2246篇 |
2007年 | 1699篇 |
2006年 | 1464篇 |
2005年 | 1334篇 |
2004年 | 1089篇 |
2003年 | 982篇 |
2002年 | 789篇 |
2001年 | 768篇 |
2000年 | 555篇 |
1999年 | 262篇 |
1998年 | 162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村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为探索政府、村干部、村民和企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选取湖南省8个村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展开多案例研究,归纳出发展动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发展瓶颈、资源整合、集体经济发展5个核心范畴,进而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与协同机制,阐释政府、村干部、村民和企业在动力驱使下相互协商、共同协作,通过资源整合破除发展瓶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992.
韩芸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06-111
“孟姜女哭长城”作为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是探讨长城意象的经典个案,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从“哭之哀”“哭变国俗”到“哭夫崩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历经三次重要的演变。同时,“孟姜女”的主体形象经历了由统治阶级意志向民间转向的塑形之旅,蕴含官方思想与民间意志的双重叙事维度。家庭视角下的长城意象既笼罩着悲剧色彩,又彰显出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体意识。可以说,“孟姜女哭长城”既映射人与自然彼此互动和感应的生态文明观,又渗透有融合发展的宗教观念。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和多元发展的宗教观念一起构成“孟姜女哭长城”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93.
邹璠周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77-90
作为脱贫攻坚时期的特色制度安排,东西部协作在实现“先富帮助后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基于2013—2020年县域配对面板数据,将2016年“携手奔小康”县域结对帮扶行动视作准自然实验,通过测算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综合评价东西部协作对县域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东西部协作显著缩小了协作双方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但资源与环境约束后,东西部协作的效果不再显著;(2)东西部协作通过促进跨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缩小县域间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差距,进而缩小了县域发展差距,但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潜在污染排放转移效应,也对以绿色可持续为导向的县域均衡发展产生了阻碍;(3)当协作双方的初始经济距离越大、产业结构越接近时,政策效果越明显。建议继续坚持实施东西部协作,制定差异化的结对帮扶措施,注重欠发达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并修订完善多维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994.
汤金金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98-112
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需要处理好法治与效能的关系,基于文献梳理和上海的基层治理实践,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内涵与困境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层治理法治化应当包含权力的规范运行及其与权利的有效互动两个要义,通过统合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推动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基层治理法治化可以通过健全基层法治体系推动治理权力规范化运行,发挥党建统合优势,深化大联动机制整合正式与非正式治理资源,同时规范智能治理运作体系,提升治理有效性;治理模糊性与法治严谨性的内在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制度匹配错位、部门协同难题与绩效考核困境等;新制度主义理论有助于理解中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逻辑,法治化、制度化能够降低治理成本,基层治理的资源约束使治理行动存在策略性执行空间,可能会加剧基层治理法治化困境。研究表明,要继续推进基层简约高效治理体制的构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协同整合作用,优化基层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秩序与活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995.
《蝇王》为现代性作出的诊断是理性自身出现异化,且具有暴力属性,其异化动因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在小说中,西蒙被杰克等人当作野兽杀死,是特殊性主体欲获致普遍性真理,即理性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而不同人物对野兽的解释,隐喻了知识权力的对抗,也涉及荒岛统治权的争夺。荒岛统治权的更迭表明了理性的脆弱与无力。在拉尔夫和杰克的斗争中,权力借用身体,从保存主体与消灭违逆权力的主体两个方面,实现了挣脱理性束缚和压制主体理性的目的,最终导致主体理性丧失了自我反思的功能。小说“机械降神”的结尾,为解决理性的内在矛盾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案。在现代性语境下解读《蝇王》,并与《俄狄浦斯王》等古希腊作品进行互文阐释,对重新理解当下的理性、权力及两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可视化CiteSpace 5.7.R1软件工具,绘制研究以来1 069篇国内区域创新系统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形象展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现状,绘制包括“作者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突现词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等知识图谱,揭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深化应用与范围扩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997.
族群政策是国家建构主体民族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两个国家建构主体民族的过程,比较两国的族群政策、制定政策的政治框架和族群政策的运行流程。研究发现乌克兰的族群政策在建构主体民族时加深了族群间的对立,使得民族性取代了国民性,引发了国内的分裂;而哈萨克斯坦的族群政策则是在预防族群对立的基础上建构主体民族,运用国民性主动调和族群间矛盾,成功完成了主体民族的构造。对比证明,两国族群政策最大的差别在于政治权力处理民族主义的方式:乌克兰的权力斗争激发了主体民族的意识,削弱了国家整体意识和国家能力;而哈萨克斯坦将政治问题和族群问题分离开,使两者之间不能彼此利用,最终强化了国家意识和能力。未来乌克兰将承受族群对立之殇,族群问题将成为国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而哈萨克斯坦政权的合法性虽会经受一定程度的考验,但是民族和谐的全民共识为国家的稳定提供了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998.
郑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3-60
福柯论著中的某些论断,有时会呈现前后乖违的状态,比如不同时期对作者内涵的具体判定。不仅如此,甚至在同一文章中出现了创始性作者和功能性作者的矛盾。福柯作者观的这种矛盾,源自其主体观的内在矛盾。语言和主体,以及话语与作者、人与认识型之间的根本关系,福柯的断言未能始终如一,而是不断出现犹疑和转折。这一切,与福柯写作时跳荡多变、旨意难解的文学笔法直接相关,亦与其同时持守的考古学方法论难脱干系。但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其思考的历史哲学立场。文学笔法追求语言技巧大于意义传达,考古学摒弃明晰连续的线性序列、转向四下弥散的空间状态,这两者造成了福柯作者及主体论说中不同论断并存的表层状况。历史哲学则放弃了超越性的总体存在,只认同历史性的存在,是福柯所论何以为此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999.
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8—2021)选载论文看,2018—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呈现出研究主题多元、研究行业细化、来源期刊集中、作者单位相对稳定等特点。从研究内容来看,数字文化产业及新业态研究、区域文化产业及空间布局研究、文化产业政策与管理研究、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理念与范式等构成了近四年文化产业研究的主要内容。各类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的使用,使文化产业研究内容更加广泛、研究视角更为多样。总的来看,文化产业研究与实践的联系愈发紧密,研究内容趋于精细化,跨学科研究更为频繁。未来文化产业研究应着眼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拓宽视野,实现文化产业研究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任艳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106-111
乡村治理是包括政府组织和乡村社会以及其他主体在内的一种多元主体围绕公共权力与资源有效配置展开的活动。多元主体凭借什么样的治理资源参与乡村治理,这些治理资源是否配置合理、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其治理能力的强弱和治理效果的好坏。文章在梳理了乡村治理主体可资使用的各种治理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凭借各种资源参与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行为关系及治理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资源优化配置、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