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97篇
  免费   1187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管理学   2104篇
劳动科学   146篇
民族学   7745篇
人才学   461篇
人口学   130篇
丛书文集   7876篇
理论方法论   1226篇
综合类   17567篇
社会学   1524篇
统计学   322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618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626篇
  2020年   701篇
  2019年   691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685篇
  2016年   913篇
  2015年   1278篇
  2014年   2553篇
  2013年   2204篇
  2012年   2532篇
  2011年   2749篇
  2010年   2465篇
  2009年   2616篇
  2008年   3109篇
  2007年   2409篇
  2006年   1939篇
  2005年   1933篇
  2004年   1742篇
  2003年   1609篇
  2002年   1305篇
  2001年   1290篇
  2000年   956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把分散的多民族打造成一个整体的国家民族建设,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普遍倾向,中国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建设实际上也就是"多元一体"建设,一方面要包容文化和族体的多样性,一方面又要认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实现国家层面的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从文化认同上表现出来。中华文化认同包括三个层面: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基于政治、经济和地域等因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讲文化认同之外,还要讲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既包括国家认同,也包括利益认同与命运认同。自觉认识和发挥中国民族建设的优势,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努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42.
韩晗 《中国民族》2020,(2):147-147
这些年走南闯北,对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有了些许了解。在我看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底色。楚乃"战国七雄"之一,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形成期,吴越的隐忍、燕赵的慷慨、齐鲁的宽厚……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今天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基因序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一位客居美国的朋友打越洋电话慰问我:虽然湖北这次是重灾区,但是感觉你们湖北人好了不起。  相似文献   
43.
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战略,"全面"体现出区域发展的均衡性,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则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身发展角度出发,为分析发展效率及其发展路径选择提供有益借鉴。分析结果表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效率与公平程度整体较高,但大多地区未达到生产有效前沿,重庆和宁夏存在产业内部结构问题,甘肃需要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整个地区并不存在公平效率关系的两难窘境,适度的公平水平成为高效率的充分条件,但高效率并不能改变公平程度。  相似文献   
44.
45.
抗疫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尽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这些天来,除了白衣天使、解放军、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逆行"英雄的壮举之外,各地的"花式抗疫"也层出不穷,引人注目——有"硬核劝阻":东莞CBD大楼集体亮灯,滚动字幕信息劝市民宅在家;内蒙古无人机喊话路人回家休息;重庆警察沿街喊话督促麻将馆关门……有"花式运动":鱼缸钓鱼、客厅套圈、打乒乓球、客厅广场舞、教猫咪函数……有让人泪目的感动:84岁的钟南山再上前线,安徽小伙子在派出所门口放下500个口罩就走了……  相似文献   
46.
47.
48.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地理位置独特、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是丝绸之路黄金段和甘肃文化产业核心区。河西走廊地区历来为多民族聚居区,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些作为华夏文明重要载体之一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面临消亡的危险。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发掘文物价值、提高国家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