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159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386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61.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小说家福克纳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这是种自我颠覆的方式,或者说也是一种自我首肯的方式,福克纳故意留此悬念引发人们去深思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因此解读"玫瑰"的寓意则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本文从玫瑰的花与刺入手,从清教传统文化,南北差异,南北战争后的南方贵族等历史社会因素来解读玫瑰的隐喻。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出发,以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本文指出爱米丽的悲剧在于她自我镜像的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缺损。爱米丽试图以把自己封闭在过去的方式来保持自我镜像的完整,进而消解现实镜子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缺损。然而这种努力却成为了她的悲剧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63.
张有根 《理论界》2008,(7):116-118
郑小琼的诗再现了工业时代生活的原生态,呈现了资本原始积累背景下特定群体生活的艰辛、残忍与无奈,这是生存前沿的诗性表达。她裹挟着汗水和泥水贸然“闯入”诗坛。她的现实主义书写从“同城的人们”启程,也就是从自身开始启程,由此赋予她自身以最为珍贵的写作品质,赋予她的诗以更厚重的底蕴和更大的张力。郑小琼的诗的基本的外部状态是冰冷和硬度,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零度写作的独特的语词世界,与此对应的是流水线下无情的工业符号与她的机器化大生产语境中一个外乡人的精神迷失。  相似文献   
64.
威廉·福克纳和他的"插曲式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克纳的“插曲式小说”是他短篇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若干篇主题、人物多少有关联的但又独立成篇的短篇小说组成的短篇小说集。这些小说同福克纳的长篇小说一样,同样真实地表现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变迁,各阶级阶层人物的升降起落以及各种人类的命运与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65.
施受同辞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辉 《学术交流》2002,(3):105-108
一个词兼具施事、受事两个相对的词义 ,就叫施受同辞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 :一是词义引申 ,市场交易类动词从整体上体现出朝词义的相对方向引申的规律。二是语法功能的变化 ,动词使动义和被动义的固定是造成施受同辞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对扬雄好赋与悔赋的探讨,认为雄之好赋出于其对丽辞的重视和讽谏功用的强调:而其悔赋亦非否定辞丽,而是出于他对赋劝而不止和赋家类俳的感语。其辞赋观表现了扬雄重丽主用的文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7.
周兴生 《唐都学刊》2007,23(5):121-123
传统人文学术素以经学传世。但经学的学术底蕴迄今不明。这导致本土学术高低不能以本土标准衡量的现象,墨家学术亦无深入认识的台阶。此文以《大取》关键字考释揭示"经"具有学术水准标尺功能。此功能源于"经"要求文言所含前提与负面判定呼应。这个水准是判罪文言应该具有的水准。"语经"是墨家在继承夏商周刑制思想形成的判罪论证的文言规范。它是本土法学根基之一。  相似文献   
68.
王国颖 《人才瞭望》2007,(10):38-39
1984年,美国第一次进行“最佳雇主”的评选;2001年,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和上海纳维昂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登上首届亚洲“最佳雇主”榜单;2006年,各种机构举办的几十种全国性或行业性的“最佳雇主”评选纷纷上场。短短的几年时间,“最佳雇主”在我国从一个几乎无人知晓的名词变成了媒体追捧的热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企业对“最佳雇主”的认识,进而促进了企业建设雇主品牌的热潮。同时,在学术界,对雇主品牌和“最佳雇主”的研究也自2000年后呈逐渐增多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69.
歌弦唱奏方式与辞乐关系--乐府唱奏方式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充分利用文献材料的基础上 ,吸收前人研究成果 ,重点探讨乐府唱奏方式对辞乐关系的深刻影响。文章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考辨 ,提出了如下几个崭新的观点 :(一 )“相和曲”与“三调歌”均曾以“行”命名 ,二者共有“丝竹更相和”的音乐特性 ,而用“丝竹”表演反映的正是“行”的本质 ;(二 )魏明帝相和歌改制与列和笛律的使用直接相关 ,多种表演手法与技巧的综合运用、叠奏和“相和”等唱奏方式的交错组合皆因笛律的统领而最终得以实现 ;(三 )“歌弦”的本义乃“歌所弦之曲” ,有用“器”与不用“器”之分 ,正是后者的普及才产生出了歌乐重奏的“歌弦”唱奏方式 ,后世称为“着辞”。  相似文献   
70.
反训是指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的同一个词具有两个相反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反训在中国训诂学中的发展概况,然后指出反训是世界许多语言存在的共同现象,并从英语词汇中例举了七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