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97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咏史诗中诗人的历史观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思想与人文精神。元上都咏史诗的题涉及到李陵、苏武等,各民族咏史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传统价值观认定并没有因为统治主体的更替而发生变化,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传统价值观得以赓续,明显受到儒家传统的忠孝节义价值观的影响。这说明:元代的文化政策是开明、开放的,也是宽松的;也是元代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并能够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生动例证;其中由咏史引发的国家强大的自豪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在元代生动而具体的写照,说明中华民族的共同认知已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42.
丁传靖诗歌存世一千余首,为时人所推重,却少见于后人评述.本文从丁氏的文献入手,从其纯诗歌写作艺术及其与时代关联的角度来探讨这位处于时代之交及新旧文学之冲突间之学者诗歌的价值.  相似文献   
43.
以往学界谈到刘禹锡的乐府诗,多集中在其《竹枝词》上,很少全面论述其整个乐府诗,至于专门研究其新乐府的文章,就更少见了。其实刘禹锡是中唐元白之外重要的新乐府诗人,他不仅有大量的新乐府创作,而且有鲜明的新乐府理论。文章在对其新乐府进行重新认定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他的乐府观,并对其新乐府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
李商隐的咏史诗是由晚唐日益衰败的社会现实、个人的坎坷遭遇以及咏史诗的发展规律促成的.李商隐咏史诗以封建王朝的兴亡和统治者的荒淫奢侈为题材,揭露和讽刺晚唐封建帝王乱政误国、腐化堕落、妄翼成仙的恶行,赞扬了英雄人物不屈服于邪恶势力而坚决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45.
张有根 《理论界》2008,(7):116-118
郑小琼的诗再现了工业时代生活的原生态,呈现了资本原始积累背景下特定群体生活的艰辛、残忍与无奈,这是生存前沿的诗性表达。她裹挟着汗水和泥水贸然“闯入”诗坛。她的现实主义书写从“同城的人们”启程,也就是从自身开始启程,由此赋予她自身以最为珍贵的写作品质,赋予她的诗以更厚重的底蕴和更大的张力。郑小琼的诗的基本的外部状态是冰冷和硬度,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零度写作的独特的语词世界,与此对应的是流水线下无情的工业符号与她的机器化大生产语境中一个外乡人的精神迷失。  相似文献   
46.
咏史诗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 ,即诗人的主观情志和客观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两者的关系构成咏史诗的核心。汉魏六朝的咏史诗走向成熟的阶段 ,题材、主题丰富 ,咏史体例完善 ,积累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对唐及以后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乐府群玉》选编者为胡存善臆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府群玉》的选编者,任中敏疑为胡存善,隋树森据贾本《录鬼簿》中的一条材料反驳之而定为无名氏。实际上,隋先生忽略了《录鬼簿》存在多种版本的复杂情况。爬梳《录鬼簿》诸版本著录《丛珠》的情况,可以确定《丛珠》的归属,藉此可以进一步证明《乐府群玉》的选编者为胡存善。《乐府群玉》“编次有伦”的特点以及选曲风格与《录鬼簿》胡存善小传等材料相契合;该书张可久小令精选自《今乐府》,而后者是胡氏对张可久30年创作的精选;胡氏交游广泛,具有较高的解曲能力和编刊散曲集的经验,这些都是胡存善选编《乐府群玉》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48.
关于《乐府补题》结社唱和的时间、地点以及诸词之寄托,学界向有争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推考,发现首咏地点,陈恕可宛委山房在杭州,而非前人所定之越州;第四咏《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乃为王沂孙之出处而发,当作于王沂孙出为庆元路学正以后;第五咏《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可能寄托了补题诸老对于宋末二帝逃、亡于海的感怆。  相似文献   
49.
西汉上林乐府所在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府是西汉时从武帝到哀帝一百年间最为重要的宫廷音乐机构。文章认为 ,乐府不在城内上林苑中 ,其大致位置在长安城西 ,建章宫北 ,与平乐观相邻之处。文章在理清乐府、太乐、黄门、掖庭这些宫廷音乐机构的地域分布的基础上得出 :武帝立乐府于城外是出于郊祀游猎活动的需要 ,乐府被罢是由于帝王活动中心集中于宫中和礼乐活动走上正轨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文章认为,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辞>和<杂歌谣辞>等类歌辞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作品.它们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艺术成就和史料价值,应当予以充分认识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