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21.
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积极提倡音乐,一生不断地进行音乐艺术的实践——弹琴、击鼓、鼓瑟、咏歌。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总纲领,认为具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的音乐能够引领人们不断完善自我;主张用音乐育人,并且要合乎"仁"和"礼"。这些都对后世的艺术教育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以声论诗"是明代诗学中的显著现象,"以声为教"是其中一个重要维度。明人一方面沿用宋人"诗以声为用"的观念,强调"声"对于诗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面对诗乐分流、"雅俗杂出"、礼乐制度失效的现实,希冀以"诗教"接续"乐教",在中国诗学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诗以声为教"的观念。与"以声为用"主要强调声乐之郊社、宗庙、宫廷、祭祀之用相比,"以声为教"更加突出声情感化之用。明代诗学"声教"的主要内涵是"陶养性灵,风化邦国"。从诗歌创作和接受的角度,明人建立了"(作者)情正/和→(文本)声正/和→(读者)情正/和"的声教模式,基于此种模式,明人论诗提倡"雅正平和"之声。由于强调"情正则声正",明人"以声为教"的内涵同时具备了"以义为教"的要旨。  相似文献   
23.
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教育,视古乐为一完整的文化生命,主张藉音乐之教化而挺立道德人格的自我。他以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担当起古文道统的传承与延续。然其乐教思想亦有形而上之纬度,通过文献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其以乐体道和对精神家园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24.
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尚未得到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五篇文章,有总的论述,有个案分析,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希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25.
张雪敏 《南都学坛》2010,30(5):70-71
《乐记》中乐教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物感”论,亦即物—心—乐三者之间一种相互触动、相互感发、相互作用的关系;《乐记》所申论的乐教的教化意义主要表现在乐通伦理、乐与政通两个方面;对于乐教的具体实施,《乐记》强调以"德音"教化民众,并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26.
《东岳论丛》2016,(7):157-163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观念对中国传统乐教精神有着自觉的承续意识。它首先延续了传统乐教对于音乐教育本质的界定,将其定义为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与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综合性教育,而非纯粹的美育。与此同时,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还捡拾起了乐教观念中强调音乐社会功利价值的传统,以音乐教育为工具,将一些现代观念如"民主""科学""民族富强"等注入其中,来实现民族的新生。此外,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家在大谈音乐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一场现代化的"正乐"运动,有着古代士大夫以雅、正之乐教化天下的影子。所有这一切,都是使得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与传统乐教有了一定的相通之处,二者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27.
《吕氏春秋》的艺术心理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才 《兰州学刊》2003,(6):169-170
《吕氏春秋》书中论述音乐的部分 ,涉及到艺术心理问题。它以“道”为本体 ,表现在乐的起源 ,乐的本质、规律 ,乐的欣赏 ,美感的共同性、差异性 ,“乐教”的目的和作用等方面 ,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  相似文献   
28.
“治课”的前提是唤起教师的工作激情,使之乐于从教;“治课”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讲效率,重实效;“治课”的保障措施是学校必须坚持已经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做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29.
乐教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关键。本人多年的从教体会如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情系课堂,用心施教;爱生如子,诲人不倦。  相似文献   
30.
康沛 《东西南北》2011,(19):80-80
从去年开始,张亚东名字前面的“音乐人”或“内地音乐教父”的头衔已经不能完全概括他的身份,他开始跨界挑战导演电影,实现自己的另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