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8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47篇
理论方法论   156篇
综合类   1939篇
社会学   15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乡土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如何在幼儿园进行乡土教学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台湾地区幼儿园乡土教学开展近三十年,在乡土教学的课程模式和个案实施方面具有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未来可以扩展乡土教学资源研究、加强乡土教学研究历程之间的衔接、开展行动研究编订乡土教材、加强乡土教学参与人员乡土认知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幼儿园乡土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72.
无论从本源上还是从学科发展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都联系紧密。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理想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崇尚国际法.肯定其在调节国际秩序中的作用。这大大拉近了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理论的联系。提升了国际法的地位.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古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他们都对国际法持怀疑的态度。然而,虽然现实主义者的有些观点过于消极.轻视了国际法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说,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国际法学在批判中变得更加的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73.
正2011年,上海市崇明县社区学院开发了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海农文化》课程。该课程以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为大背景,通过对崇明有代表性的若干乡土文化现象的挖掘与整理,突出崇明先辈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引导市民认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的推广对社区居民了解和传承崇明本土文化、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养、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员了解崇明岛的历史和现状,认识海农文化的内涵,激发他们热爱  相似文献   
74.
《骆驼祥子》是20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世界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都加以毁灭的过程。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并深刻揭示了产生这个悲剧的社会原因,同时展示了作者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75.
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台湾怀乡潮中,林海音用《城南旧事》的儿童视角构建了一个与政治化的历史语境间离的北京。在后涉的叙事中,她重新经历着北京古老与现代的双重启蒙,在对自我身份的逐渐确立中,完成了成长这一叙事使命,同时也用自己的行进重现了北京的都市进程。在叙事中,成人叙事者时常悄然浮现,儿童与成人两种声音不断在文本中产生错位甚至断裂,表现出了两种相异的叙事态度。作为隐在的成人叙事者,林海音以虚设的童稚为纽带,串联起了一个去政治化的精神都市与一个多义性的故乡。这也与写作时的台湾语境是分不开的,作家所处的现实台湾是故乡也是异乡,她对于作品的去政治化也具有双重性。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同时代的台湾怀乡潮中。在普遍的怀乡叙事中,历史语境被有意弱化,呈现出与同时期大陆叙事迥异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6.
徐红波 《职业》2016,(19):76-76
演员江一燕不久前竟获得了美国国家地理中国赛区的唯一女摄影师奖项。然而让人更惊讶和感动的是,她坚持九年,每年抽出一段时间去广西一个山区学校支教,最困难的时候要一个人带语数外体音美等多门课程。  相似文献   
77.
目前,难民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长久得不到解决,主要是因为其面临着人道主义和国家安全的两难困境。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观点来看,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国家必须控制进入本国领土的人口;而从理想主义观点来看,人的基本权利应该优于任何国家利益的政治考虑。这两种观点构成了难民问题研究和难民政策制定两个截然相反的理论基础。理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观察各国难民接收政策的逻辑,并对我国的难民政策制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8.
所谓的"现代诗性",并不是单纯指作品的意象、语言等外在层面的诗化特征,而是主要体现在其反映人的生命的内在深度方面,即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以及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询。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萧红与师陀的独特性在于,对于生命感性与个体意识的叩问与反思成为其作品中的现代诗性的主要源头。在"乡土"与"自我"内在关联的建立上,他们站在了同时代作家的高度,同时也具备了某种超越性。本文主要以《呼兰河传》和《果园城记》两部作品为例,对两位作家建立在本体性存在基础上的"现代诗性"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9.
基层纠纷解决中的司法知识划分与补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知识可以分为普适性司法知识、地方性司法知识.但是,目前法官的司法知识主要服务于城市工商社会的当事人,普适性的司法知识仅提供给当事人一个法律答案.在乡村社会,法官的司法知识无法满足基层社会的个性需求,纠纷的解决缺乏良好的社会效果.改善合议庭的组成,引进具有地方性司法知识的陪审员;改革法学院的教学内容,增加民间法与基层司法的专门知识.通过司法知识的补充,实现基层纠纷解决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80.
现实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美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的核心部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对世界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然也影响了中国马克思文艺理论。我们把中国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比照性的研究分析,试图通过寻找二者之间在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东西,以便重新认识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念在中国和西方的发展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开始形成时就打上了鲜明的政治功利性色彩,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政治意味逐渐增强。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坚持艺术的强烈社会批判性的同时,则由现实主义转向了现代主义。在艺术典型的塑造上,则彻底转向了形象的抽象和否定性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