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0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管理学   1460篇
劳动科学   72篇
民族学   317篇
人才学   247篇
人口学   98篇
丛书文集   5175篇
理论方法论   845篇
综合类   11412篇
社会学   1257篇
统计学   453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408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743篇
  2014年   1336篇
  2013年   1090篇
  2012年   1317篇
  2011年   1435篇
  2010年   1442篇
  2009年   1503篇
  2008年   1834篇
  2007年   1441篇
  2006年   1180篇
  2005年   1017篇
  2004年   841篇
  2003年   735篇
  2002年   597篇
  2001年   584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01.
鼎是商周礼器中的代表性器物.在它身上,既凝聚了现实生活的世俗性,又饱含古人的文化想象.本文从其创制入手,通过分析上古文献,阐述商周时代鼎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世俗"二元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102.
刘文宝 《职业时空》2008,4(6):48-48
在过去的十年中,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肥胖总数每年以2倍的速度增长。在我国,有10%以上的青少年属于肥胖或超重范畴。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肥胖者到成年以后仍有80%的人肥胖。青少年肥胖或超重的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体外形上的烦恼,已经形成一个家庭和社会性问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疗肥胖症的特效药物和医疗方法。那么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肥胖?笔者在此就防治青少年肥胖问题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03.
2 0世纪对 2 1世纪的潜在性塑造 ,集中表现人的生存的实利主义化。实利主义泛滥是与”哲学的终结”相呼应的 :哲学孕育和滋养了实利主义的普世化 ,实利主义又反过来把哲学逼向了自我终结的边缘状态。人类哲学之最终倒向实利主义的怀抱并成为实利主义的牺牲品 ,在于哲学自身的无限度性。从终极意义讲 ,无限度论哲学思想促进了实利主义的反自然、反人类、反道德方向。要使人类重归道德生活的道路 ,必须在无限度论哲学终结之处重建限度论哲学思想 ,并以此为精神基础 ,创建起促进人类普遍地道德生活的规则道德。致力于规则道德建设道路的开辟 ,则是 2 1世纪人类普世性公正伦理全面探索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4.
105.
对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种子休眠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表明野生稻种的遗传特性、形态性状、颖壳的透性和种子的生理特性与种子休眠有关。研究结果为打破野生稻种子休眠、提高其发茅力提供了依据和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讨论了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α(t)(?)(x)x′)′+q(t)f(x)=r(t)的解的振动性和渐近性.获得了有关该方程的五个新的定理.  相似文献   
107.
混合型一阶微分不等式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混合型微分不等式和混合型微分方程给出了(A)没有最终正解,(B)没有最终负解,(C)只有振动解的充分条件.并对常系数的(A)、(B)、(C)给出了相应问题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8.
词汇语用学与语言歧义性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歧义性的研究是词汇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不断作出语用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同程度地受语用意识和语用交际环境的指导和调控。语言交际中歧义的产生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语用表征现象,也是一种不受语用交际策略使用等制约的具体反映。笔者在B lutner提出的词汇语用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语言歧义和语言使用者的词汇语用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歧义的语言标示的词汇语用功能,试图用词汇语用学理论来解释许多表面无歧义但语用意义上存在歧义的话语,以表明词汇语用学和语言歧义性研究之间存在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9.
论"朦胧诗"与北岛、多多等人的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朦胧诗”是以《今天》诗人为代表,不同于“现实主义”倾向的一股当代诗歌思潮.它与“五四”提出的建立“人的文学”有相通之处,但把诸多荒谬的、“倒挂”的经验带进了诗歌世界,因而具有与现代主义文学相通的美感面貌和艺术风格.不过,他们的诗又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相区别:与西方现代主义既把客体世界看成是荒谬的,同时也认定主体世界的荒谬性不同,“朦胧诗”肯定主体的意义,企图以诗重演过去的创伤性经验和创造新的未来,重建人的尊严和诗歌的尊严.“朦胧诗”之所以产生广泛的影响,既在开拓了新的诗歌言路,也在言说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0.
该研究把人的非完全理性和市场非有效对公司经理人投融资行为的影响融入公司价值的形成过程,构建了公司的价值体系,分析了公司价值形成的反身性机制。用公司价值预期与公司真实的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来建立实证模型,检验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公司价值创造效率与市场的价值预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首先,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价值预期存在偏离,表现为高估低内在价值的公司和低估高内在价值的公司;其次,这种市场预期的偏差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具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阻碍公司价值的创造。实证结果证明了公司价值形成反身机制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