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二程认为,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着片面追求政府自身利益以及急功近利的现象,而且一些推行新法官员的道德素质低下,假公济私,由此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二程探讨理欲关系与这些问题息息相关,他们希望能够从理论上纠正改革中的这些偏差,从这个意义上说,二程理欲观也是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22.
23.
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由日常生活所呈露的仁、善的端倪渐次扩充而达致至仁、至善是一个自然的顺理推演的过程,无需任何的助长;其二,程颐将"闲邪存诚"解释为"闲邪"即"存诚","闲邪存诚"的工夫在"闲邪""主敬","主敬"则自然"存诚","存诚"是一个无须用力的易简过程;其三,程子提出了"道物无对""物各付物"的观点,对人与物的关系进行了易简性阐释。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对陈白沙的心学产生了深刻影响,陈白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勿忘勿助之间"为特征的易简的体证工夫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陈白沙形成了"情顺万物而无情"的致虚工夫论。  相似文献   
24.
秩序化是儒家不懈追求的理想.北宋起,中国转入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为维护封建秩序,二程从"天理"着眼再造了"安礼和乐"的外在控制和"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的内在控制思想.本文试从二程"天理"的角度来探析其社会控制思想,以阐示二程在社会整合,维护封建等级秩序过程中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5.
宋代的程额、程项及其思想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蔡方鹿先生近著《程领程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将二程置于中国文化这一宏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剖析,无疑是一部贯以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并得出许多新的认识的优秀著作。该书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二程思想本身的研究,二是对二程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第一部分贯穿于全书的第一至第六章,依次为“时代、生平和著作”、“政治经济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经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与以前所有研究二程及其…  相似文献   
26.
郑臣 《兰州学刊》2007,(10):28-30,51
王安石新学在宋代思想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新学在"道德性命"方面的内圣之学的不足,二程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并指出新学内在的学理弊病.二程也正是在对王安石新学进行深入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其"内圣外王"的理学思想的,在宋代思想转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7.
赵振 《兰州学刊》2007,(6):179-181
北宋中期,由于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经典文献的真实性和传统注疏之学的合理性遭到了质疑.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之下,为了构建自己的理学思想体系,二程一方面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大胆的怀疑,甚至不惜移易经文次序;另一方面对传统注疏之学给予了批判,注重经典义理的阐发,从而表现出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8.
二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对于道德教育非常重视,在长期的德教实践中提出了因材施教法、循序渐进法、情感教育法、启发诱导法和养成教育法等德教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当代德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9.
程颢、程颐兄弟在北宋创立了洛学 ,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理学的奠基者 ,影响深远。近代以来 ,论者多对其学严于在专制意识上的针砭、唯心论性质方面的批判 ,疏于揭示和弘扬其学中的积极层面。本文就此据实进行了审慎探索 ,指出二程洛学富有创新意识和辩证智慧 ,科学思想深刻 ,洛学中蕴含着二程兄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崇高精神 ,体现了洛学的现代价值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0.
二程接续儒家道统,以批判佛老、复兴儒学为己任,提出"天理即道",并以自身的政治、学术实践抵御和限制君权对道义的戕害。但二程对道统议题的理解有其局限和不足,在现实政治中,他们的道统理想无法真正实现对政统的超越和支配,只能成为在思想领域指引着实践政治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